第二十二章 人治(第16/25页)

“嗯,不管是不是仗着皇上的宠信在放肆,不怕死倒是真的,看来,我也只有将此事汇报给皇上了!”高士廉说。

房玄龄先是点头,随即又说:“高公,要不再给他送过去?我写封信给他,提醒提醒他,这是皇上的诏令,让他执行就是!”

房玄龄之所以这么做,还真是怕惹怒了唐太宗,魏征若以“大不敬”被治罪,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房玄龄觉得,魏征虽然为人处事不近人情,与他们的关系也比较疏远,但却是个难得的治国之才。

房玄龄这么说,高士廉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同意了。

“好吧!再给他次机会。”高士廉说。

(9)

魏征没有领房玄龄的情。他再次将诏令退了回来,同时还回了封信给房玄龄,意思是说,不管是谁,都不能不遵守征兵制度。

“看来,我们想帮他也帮不了了!”房玄龄叹口气说。

房玄龄是在接到被魏征退回的诏令后,无奈又去门下省找高士廉。

“此人太固执!虽然有几份才能!”高士廉说完,稍停又说,“这事还是烦请房大人给皇上禀报吧!”

这种得罪人的事,房玄龄也不愿意做。可高士廉是侍中,更是皇后的舅舅,他也不好再推辞,于是假装沉思片刻说:“此事不如交由尚书省自己解决如何?那尚书省不是还有两位仆射大人吗?”

高士廉笑笑说:“这样甚好!不过不知是要给封大人呢还是给萧大人?”

房玄龄说:“想必即便到了萧大人那里,萧大人也会推给封大人的。”

可不是吗?萧瑀虽然对魏征也是一肚子的不服气,更不服气皇上那么重用魏征,可这件事可大可小,弄不好会要了魏征的命的。以萧瑀的脾气性格,让人送命的事,他也不愿意去做。于是,这份诏令就送到了封德彝那里,当然,随着那份诏令到手里的,还有房玄龄的一封信,这封信房玄龄写得很有技巧,只说皇上的诏令屡次在尚书省被退回,不知何故,让他们尽快处理。

封德彝看到诏令和房玄龄的那封信后,会有多高兴可想而知。当然,虽然他也迫不及待地想去“告状”。他设这圈套,不就为了等这一刻吗?但还是假意去找魏征,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封德彝做事向来如此,即便是害你,也要“害”得不留痕迹。他知道自己即便再去找魏征,魏征依然会坚持不执行的,这样自己也就仁至义尽了。

“折冲府兵源紧缺,皇上下诏令让检点中男入军,魏大人为何执意不执行?几次三番退回门下省,中书省?”封德彝厉声说,“皇上是看重了魏大人的办事能力,这才将尚书省的事务交由魏大人来执行的,可你却……”

封德彝一边说,一边故作摇头叹气,同时还不忘观察魏征的表情。魏征表情淡淡的,并不多做解释,只是说,将征兵年龄提前到十六岁不合适。

“既然你还是不愿意执行,那本官只能将此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皇上了!”封德彝假意无奈道,内心却紧张得要命,生怕魏征反悔。当然,他还期待一个画面,那就是,自命不凡,将任何人都不看在眼里的魏征,突然跪在地上向他求情,希望他不要将此事汇报给皇上。可封德彝期待的画面没有出现,魏征的脸上没有丝毫惊惧表情,淡淡道:“尚书大人辛苦了!”

封德彝瞪大了眼睛,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魏征:“魏大人,皇上若是知道……”

“卑职正想让皇上知道,皇上根本就不该下这样的诏令。即便封大人不上报皇上,卑职也会去向皇上请罪的。”魏征说。

“你……你就不怕皇上给你个‘大不敬’之罪?”封德彝惊愕道,此时的惊愕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

“卑职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是‘大不敬’,而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也为了皇上!”魏征说完,看了封德彝一眼,脸上表情没有丝毫屈服之意。

“好!好!好!那……那魏大人,你就好自为之吧!”封德彝冷笑一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