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平叛乱,伐突厥(第15/15页)
只剩几十余人了。只顾逃命的李艺,此刻根本无暇顾及很多,只要他的几名亲信仍然跟随着他,他就不怕。不过,行到宁州(今甘肃宁县)边界的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城东南)驿站时,看着稀稀拉拉,没精打采的队伍,王晖雷突然轻声问陶诚:“陶哥,刚刚我们为什么不投降杨岌而要跑来和将军会合?难道我们真去投奔突厥?”
“哼!能不能到突厥是一回事,即使投奔了突厥,你觉得我们的命运会比在这里好吗?”
“那怎么办?”王晖雷问,“咱们还是赶快逃跑吧。”
“皇上对我们不错,是我们效忠皇上的时候了!”陶诚说,“知道为什么刚刚出城时不投降杨岌吗?”
王晖雷摇了摇头,他正为此疑惑呢。
“如果那时候投降杨岌,我们只不过是叛军投降,可如果我们拿着李艺的人头去……”
王晖雷的唇角露出了笑容,冲陶诚竖起了大拇指。
“真是好注意!”王晖雷说。
就这样,当天晚上,趁着夜深人静,还在睡梦中的李艺便被他的两名亲信——陶诚、王晖雷杀害了。其余人见李艺已死,有的溜掉,有的则说愿意跟随陶诚和王晖雷一起投唐。
最终,李艺的头颅被陶诚、王晖雷及一些属下当成了领功的资本,带到了长安。由于李艺的“李”姓是唐高祖李渊时期赐的姓,作为叛贼,赐姓也就自动消除,李艺恢复了他的罗姓,变成了罗艺。
罗艺死了,也殃及了他的弟弟,那位在利州做都督做得好好的罗寿(李寿),也被处死,而那教唆他谋反的夫人孟氏以及那位女巫李五戒也一起被斩首。甚至于连罗艺的儿子也未能幸免。
一代枭雄罗艺,就这么灭亡了。
罗艺的一生似乎一直都有些阴差阳错,可谓一步“错”,步步“错”。先是跟错了人,跟随了李建成;最后又担心李世民秋后算账,再听信女巫的信口开河而叛乱,最终落下了个悲惨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