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机重重(第4/22页)
李世民在李神通面前流泪了,他向叔叔说起了近期以来的所有不公。他从太原起兵说起,一直说到建国后,自己如何南征北战,如何扩疆平乱。然后又说到自己被封为天策上将,拥有了天策府。
“叔叔,以前侄儿的秦王府多风光?可如今,您老人家也看到了,冷冷清清,哪里有王府的样子?”
李世民的委屈完全出自真心,秦王府的冷清让他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
“唉!贤侄呀!”李神通半是叹息半是安慰道,“谁说不是呢?我今儿来你府上,都有种进错门的感觉。不过,贤侄也不用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世民冷笑一声。
“好起来?父皇疏远,大哥猜忌,四弟挖空心思想让我死……侄儿……侄儿早知今日,当初又何必拼死卖命以换得李唐太平?侄儿我大可以和其他兄弟一样,整日打打猎,喝喝酒,痛痛快快做个藩王岂不更好?岂不更自在?”
李世民的话里怨气冲天。不过刚一说完,又抹起了眼泪。
李世民的眼泪,一半是真的,是真的觉得委屈;另一半则是假的,是为了流给李神通看。在如今这种不利形势下,对他有好感且能同情他的境遇,还能和他父皇说上话的,也许只有这位李神通叔叔了。
李世民希望借助李神通改变他在李渊心里的印象,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听了李世民的“冤屈”,李神通不知怎么说好,只能不闲不淡地安慰几句。
就在李世民想请求叔叔在父皇面前为他说几句好话的时候,东宫来人了,请他去赴宴。
李世民第一感觉就是这事有蹊跷。如果说太子李建成请他赴宴,他倒也还相信,毕竟李建成正得意,拿个高姿态对他,或者说是安抚他都有可能。可那齐王李元吉也在,那这宴就不会是什么好事了,最大可能是鸿门宴。
如果李神通不在这里,李世民很可能会找个借口不去,毕竟去了那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可李神通在,他就不能直接拒绝了,不然的话,自己刚刚苦诉大郎和四郎排挤他还成立吗?人家都来请你赴宴了,想要和你诉说兄弟情了,是你小心眼、疑心重,不接受罢了。
果然,李神通一听太子和齐王请李世民赴宴,高兴地说:“二郎,你看,你刚刚是想多了!你们到底是亲兄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能有多大怨?多大恨?你们之间呀,一定是误会太多。你说你父皇疏远你,还不是看你和大郎斗来斗去,他心里不高兴。只要你和大郎的关系融洽起来,你父皇自然也就和你亲近了!”
李世民还能说什么呢?说他们请自己去是不安好心?说那是鸿门宴?肯定不能。
李世民略一沉思,便假装高兴地说:“叔叔说得是!我和大郎和四郎之间一定有误会,我也一直想找机会和他们聊聊,解除一下误会,只是一直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好!这样想就对了!你快去吧!我也要走了!”李神通说着话站了起来。他也乐于见到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团结起来,不然他们斗来斗去,自己还真不知要站在哪一边。
“叔叔!和侄儿一起去吧!”李世民突然说。
“我?我去?不好吧!”李神通说,“想必大郎是想和你单独聊聊,我去了,你们兄弟几个说话不方便!”
“叔叔是自己人,有什么不方便的?即便真聊什么,又有什么可背着叔叔的呢?再说了……”李世民稍停一下,又说,“再说那四郎也在,就他的脾气……我怕我和大郎说不了两句,他又在中间胡乱搅和……”
李世民还没说完,李神通便点头说:“这倒也是!你和大郎关系这么紧张,我觉得呀,就和这四郎脱不开干系。也罢!也罢!我和你走一趟,到时候,我在那里稳住四郎,你和大郎好好沟通沟通,你们都是聪明人,只要解开心结就好了!”
李世民嘴里答应着,心里却不易觉察地一笑,心说:“也许,会有一场好戏给你看!”
此时的李世民突然倒真希望这是一场鸿门宴,一场能让自己演苦情戏的鸿门宴。
当然,这戏他不是要演给太子和齐王看的,在太子和齐王面前,他已经不需要演戏了,他要演给李神通看,演给这个父皇的弟弟——淮安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