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8/26页)
李渊说的时候,眼角甚至还有些湿润。父皇的这个举动,让李世民无法再怀疑这是一场阴谋了,而且还是父皇参与的阴谋。
“莫非……四郎真想和我和解?”李世民不相信,这么一想后,又摇了摇头。不过,如果和解是大郎提出的呢?由于大郎不好说,让四郎来和自己说?这倒有可能。
“四郎以前不懂事,让父皇和二哥操心了!”李元吉那略显怪异的长相,因挤出的笑显得有些滑稽,可他的眼神没有躲闪,好似很真诚。
“或许是大郎和四郎觉得与其这样你死我活地争斗,倒不如放低姿态来议和?”李世民又想。
李世民刚开始的警觉在慢慢消失。他想,一定是杨文干的谋反让大郎和四郎对自己有了忌惮之心,开始巴结自己。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李建成和他斗,不过是想保住自己的储君位,所以只要安抚好自己,让自己不和他争,他就赢了。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配合他们,这样他们也就能放松警惕,便于自己寻找下一个机会了。
没有了戒备,李世民顿时轻松起来,决定在此次狩猎中好好地讨好讨好父皇,拉回渐渐疏远自己的父子之情。
那要怎么讨好父皇呢?首先当然是让他高兴,让他高兴就不能让李元吉的热脸碰上自己的冷屁股,他也要热情对待四郎才是。
于是,李世民也戴上了他的面具,少有地和四郎欢声笑语起来。
一行人就这么热热闹闹、和和气气、浩浩荡荡地向渭北尧山走去……
渭北尧山位于同州的蒲城县,北面有座山叫尧山,南面有个湖叫卤阳湖,尧山的地势非常特殊,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北坡处还有平窝,是个狩猎的好去处。
唐初狩猎方式很多,既可用火攻也可围猎,还能用网捕、索套等。有时候,甚至还可以将这几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比如先用火攻,将猎物赶到一个地方后,又用索套或网捕等方式。不过,对于擅长骑射的李渊父子来说,他们还是觉得骑马射箭追得猎物跑,然后一箭将其撂倒来得刺激,来得有成就感。
虽然李渊父子很享受骑射狩猎,但围猎时的宏大场面也是他们所追求的,这也是他们每年必须进行几次狩猎的意义所在:练兵。那时候,围捕猎物的就不是一人两人了,而是一大群人,他们有的手持刀剑,奔跑着追赶猎物,有的骑着马,拉弓射箭追赶猎物……总之,围猎时,战马嘶鸣,飞箭如雨,非常壮观。
在这样的场景下,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是会岿然倒地的。
通常,捕猎过程会维持到天黑,捕猎结束后,经过一天的刀光剑影/追逐鏖战,等待捕猎者的就是那盛大的篝火庆宴了,那时候的山间,到处充溢着篝火上烤烧的野味香。
李渊此次出外狩猎,原本就只是为了给两个儿子的和解提供机会,因此,在营帐搭建好后,他便进里面休息去了。
李世民站在空旷的野外,顿时心旷神怡起来,他仰头看着蓝天白云,深吸一口气: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这样的时光了。
“二哥!今天我们兄弟俩齐心协力,给父皇捕猎一头野猪怎么样?”不知什么时候,李元吉走到了李世民身边,对他说。
“哦,好啊!”李世民说,“这个地方不错,猎物应该不少,可能还有野猪出没!”
李世民兴奋起来,他享受那种骑马奔驰在山林间,看到猎物后搭弓射箭,一箭射出猎物应声倒地的时光。
“要不……”李元吉稍停,看着李世民,“我们比赛狩猎怎么样?”
“比赛?比什么?是要比谁的猎物多吗?”李世民问。
“没错!”李元吉点了点头说,“我虽然在其他方面不如二哥,可在打猎上,二哥未必赢得了我!”
看着李元吉得意的表情,李世民心想,这四郎的争强好胜毛病又犯了。他习惯性地想要挖苦李元吉几句,最后想,别忘了此次出来的目的,放过他吧,于是笑着说:“那就比比吧!”
两兄弟约定,狩猎时,他们各自最多带三名随从,时间以日落西山为截止点。除了比捕获猎物的个数外,还要比捕获猎物的个头、大小。输者送给赢者一匹马,且这匹马要赢者自己来挑选。
“二哥!知道我为什么要和你比赛了吧!我是看中了你的那匹‘特勒骠’了!”李元吉说着,一副志在必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