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13/26页)
“不妥!”李世民坚决摇头,在他心里这不是一块地,这是对秦叔宝的承诺,何况,张婕妤的父亲会缺一块地吗?
“我怎么可以为了讨好他,让叔宝受委屈?不行!”李世民说。
长孙氏想了想又说:“要不,夫君选一块更大更好的地给张员外?”
长孙氏觉得,这样至少可以堵住他们的嘴。
“张员外的地还会少吗?他靠他女儿得了多少地?会缺那一块?不用的!”李世民满不在乎地说。
“只怕,那地他是不在乎,在乎的是其他!”长孙氏的话里有话。
“什么意思?”李世民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夫人是说,他们冲着的,很可能不是地?”
长孙氏点了点头。
“夫君,妾觉得能不得罪后宫的妃嫔,尽量就不要得罪;能满足她们的,也就尽量满足,以免落下口舌。这些后宫妃嫔们的家眷确实算不得什么,可他们的女儿却是和陛下同枕共寝的人,是陛下最亲密的人啊!她们枕边一句话,都不可小看!”
李世民想了想,点了点头说:“夫人言之有理,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指不定,他们正想找我事呢,不能让他们找到把柄。我明天就给那张员外选块更大、更好的地给他。”
可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即便李世民补给了张员外一块更大、更好的地,张婕妤依然和皇上哭诉,说皇上赏赐给她父亲的地土地肥沃,可那秦王听说皇上赏赐给了她父亲,即刻赏赐给了他的手下。最后为了应付她父亲,给了一块荒地。
“陛下,臣妾不是因为父亲未得到那块地而生气,是臣妾觉得,秦王胆子也太大了,竟然连陛下所赏赐的东西都要抢去。”
张婕妤这枕头风吹的,明显就是火上浇油,可那时候的李渊,在肤若凝脂的身体面前,怎么可能有理智?他怒声道:“爱妃说得对!这二郎,太不把朕看在眼里了,连朕的话都不听了,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
就这样,尹德妃、张婕妤接连在李渊面前告状,无一不都在说李世民的狂妄和无礼。李渊被这些枕边风吹得,更讨厌李世民了。
可要不要惩治李世民呢?如果惩治,又要怎么惩治好呢?李渊一时拿不定主意,问裴寂。
“陛下,按理说微臣不该多说什么,这是陛下的家事。可……可这秦王……这秦王……”裴寂故意装出为难的样子。
“裴爱卿有什么就说什么吧!二郎怎么了?是不是又做出什么狂妄的事了?”李渊问。
裴寂添油加醋,说了一番齐王李元吉怎么好心好意赠良马给李世民,李世民又怎么骑着马不小心摔了一跤,便认定是李元吉想害他的事说了一遍,最后还说:“秦王竟然当着宇公(宇文士及)面,说什么他是天子命,没有那么容易死什么什么的,最后还把那马杀了,赏给士兵吃。微臣认为,秦王这句话说得很不应该,天子是陛下您啊,秦王他怎么……”
裴寂还没说完,李渊的脸色便已经变了,他急忙住了嘴。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两兄弟没和解成是这个原因。
“看来,不惩治惩治他是不行了!”李渊想,“不惩治他,想必他会以为这天下是他的!”
李渊当时的想法是想用废黜来惩治李世民的。然而,他左右摇摆的个性还是没有将废黜做到实处。不是他不想惩治/不想废黜,而是又有人在他面前给秦王李世民说好话,让他改变了主意,那个人就是陈叔达。
李渊在听了裴寂的话,准备废掉李世民的藩王时,冷静下来又觉得,不管是尹德妃、张婕妤还是裴寂,他们都是和太子走得近的人,只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很可能有失偏颇。于是,他又征询陈叔达的意见。
陈叔达一听,李渊竟然要废秦王,急了,说秦王为李唐江山不知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怎么能轻易废黜?还说秦王性格本身就刚烈,如果皇上这么做了,很可能让秦王因羞愤而生病,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
李渊一听,陈叔达说得也对,虽然他对李世民不满,可他却不想要了他的命。可是如果什么都不追究,任由他狂妄自大,很可能又会酿成大祸。于是,在征询了他认为比较中立的封德彝的意见后,他做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