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8/28页)

刘文静对裴寂的怨气由来已久,从李渊坐上皇位,给开国元老任命官职起就开始了。刘文静不和别人比,就和裴寂比。刘文静一直觉得,自己在李渊父子晋阳起兵中,起了很大作用,至于大到什么程度,他不敢说,但他敢说,不比裴寂小。创唐后,他起草各种制度,修正《隋开皇律令》等,可裴寂干什么了?毫无建树,可结果自己只是个右仆射,而裴寂却是左仆射(左仆射有纠弹百官之权,右仆射没有)。

这种不满让刘文静只要看到裴寂就不舒服,不舒服就要给脸色。

凡是和裴寂在一起,只要裴寂说东,刘文静就说西,不管裴寂说得对不对,反正和裴寂站在对立面就对了。而且只要说起裴寂,刘文静就阴阳怪气,不管旁边有没有人,每每连讽刺带挖苦,让裴寂尴尬之极。特别是裴寂在介州大败给宋金刚,从晋阳逃回长安后,刘文静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即便是当着百官的面,也毫不留情。

晋阳以北被刘武周占领,文武百官个个愁容满面,刘文静冷笑着对裴寂说:“裴大人,那晋阳不是你的熟地吗?你不是主动请战,要赶跑刘武周吗?怎么倒被那宋金刚追得差点丢了命。”

裴寂又羞又恼,脸涨成了茄子色,恨不得把刘文静在浅水原第一战中大输的事拿出来说,但看到李渊因失去晋阳心情不好,也便忍住了。可心里对刘文静的恨到了极点。

散朝回府后,裴寂坐在家里呼哧呼哧生闷气。齐王李元吉来了,从晋阳一起逃命回长安,加深了裴寂和李元吉的感情。

李元吉非常感激裴寂,当时如果不是裴寂让他快逃,说不定他就被宋金刚抓住了。在逃回长安的路上,李元吉还曾无数次地感慨,说他和裴寂一起经历过生死,以后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

“裴公,什么事呀?让你气呼呼的?”李元吉问,“莫不是还在为失去晋阳而难过?没事,不是我们的错,是那刘武周太厉害了,换谁去都是这样的结果。”

李元吉大大咧咧地说完,又加了一句:“说不定别人去了还不如我们呢,至少我们逃回来了!”

晋阳以北全部失去,李唐上上下下都很难受,可李元吉不难受,甚至觉得,宋金刚占领的地方越多,他就越可以用“刘武周太厉害、宋金刚太厉害”这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了。

这天,他来找裴寂就是想让裴寂给他找个好玩的地方乐呵乐呵,从晋州逃回长安后,夹着尾巴过了段日子,憋得他实在难受。

“找个地方,压压惊!本王到现在,心还怦怦乱跳!”李元吉捂着他的胸口,夸张地说。

“唉!王爷有所不知,失去晋阳,微臣是不好受,微臣和那宋金刚交过手,那宋金刚……唉!谁能想到,他能带那么多人呢?(裴寂是用宋金刚的人太多为他的大输找机口),如果人数相当,微臣怎么会输?好在陛下英明,没有降罪微臣,微臣感激不尽。可那刘文静……唉!处处和微臣作对,刚刚……刚刚在朝上……在朝上……唉!在文武百官面前,让微臣颜面扫地,他怎么……怎么能……能那么说微臣?”裴寂唉声叹气道。

刚刚裴寂被刘文静说得灰头土脸,李元吉也在场。虽然刘文静的声音不大,可他还是听到了。不过,他并不以为然,一挥手道:“裴公就为此事生气?不值得!那刘文静算什么?裴公何必和他计较?这种人,不值得和他置气!”

李元吉和刘文静没有正面矛盾。刘文静的大嘴巴,说话不饶人,他知道,他也不在乎。当然,不在乎是因为刘文静没有针对过他。

“王爷啊!您是有所不知啊!微臣也不想和他计较,可他老给微臣找事。他在一日,微臣就难过一日,痛苦一日啊!王爷啊!您不知道,如今微臣一想到他,就难受,就心痛、胃痛,寝食难安啊!”裴寂一会儿捂胸,一会儿抚头,一会儿又按眉的。总之,他是浑身不舒服。

裴寂的这种反应也正常,刘文静确实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裴公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父皇那么信任你,和父皇说说,把他调到关外去,不在你眼前晃不就行了?”李元吉心不在焉道,他嘴里说着刘文静,心里却想的是裴寂带他去哪儿快活,“走!走!别想这些烦心事了,找个地方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