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太原之争(第14/28页)

“大郎、四郎,你们同意二郎的意见吗?”

李建成没有说话,他不知道怎么说,弟弟李世民说得没错,父亲李渊的想法也对。刘武周、宋金刚能力不凡,想要夺回太原并非易事,必定会派出大部队,精锐部队。那么,趁大部队离开,其他割据势力趁长安防守虚弱,进攻长安怎么办?隋灭唐建,不就是长安兵力削弱才让他们有了机会吗?虽然太原重要,可和长安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李建成犹豫难定。而那李元吉早已忍不住了,他连跨两步,先说哥哥李世民这么说是不知宋金刚厉害,接着又夸张地描述宋金刚如何如何厉害,厉害到犹如天兵天将下凡。

“宋金刚有员大将,大家叫他尉黑子,使起铁鞭来,出神入化,一人抵百!”

李元吉把尉迟恭说得那么厉害,只是在为自己在晋阳的落败,狼狈逃回长安找借口。尉迟恭的本事他根本就没见过,尉迟恭使铁鞭的英勇神武,还是他听逃回长安的刘弘基说的。

“那尉黑子叫尉迟恭,确实厉害!刘弘基和长孙顺德都和他交过手。”李世民看着弟弟李元吉,他对这个长相古怪又无能的弟弟厌恶到极点,冷冷地说,“四郎,你还不知道吧,那尉迟恭夺槊更是天下无敌!”

李元吉眨巴着眼睛,被李世民噎得说不出话来,夺槊是他李元吉引以为傲的技艺,他曾号称自己夺槊天下第一。

“那……那黑炭头虽然铁鞭使得厉害,可那夺槊……夺槊根本不是本王对手!”李元吉瞪着细眼,斜视着李世民说。

李世民又是冷冷一笑。

“那么,有机会,你们可以较量较量,看到底谁是天下第一!”

李世民说完,收回眼光,看向父亲。他不再愿意和李元吉争辩,也不屑于和他争辩。

“父皇!晋阳乃大唐基石,那里资源丰厚,要是我们真把那里丢了,也就太可惜了。父皇能否给儿臣精兵三万?若能,儿臣定会夺回晋阳,灭掉刘武周、宋金刚!”李世民说。

李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答不答应呢?夺回晋阳当然好,可会不会给长安带来危机?李渊沉默半晌,最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太子李建成,左仆射裴寂。

“大郎、裴爱卿,你们二位觉得二郎率兵前往如何?”

裴寂看了李建成一眼,他需要知道太子的想法。若从李唐江山社稷考虑,他应该赞同派秦王去出征。可支持去,也就预示着支持秦王李世民,那么,太子李建成会高兴吗?如果从支持秦王还是太子中选择的话,裴寂是会选择支持太子的,不仅支持秦王他得不到什么好处,更主要的是,太子是储君,未来的帝王。

“儿臣觉得二郎定会不辱使命!”李建成说。

“微臣觉得太子所言即是!”裴寂小声说,不敢看李元吉,更不敢看李世民。

不敢看李元吉是因为说了和李元吉相反的话,不敢看李世民则是因为刘文静。

裴寂自陷害刘文静丢了命,便有些怕李世民,怕李世民眼神里飘过来的鄙视。裴寂经常有种错觉,觉得刘文静死后,把对他的鄙视,全都留给了李世民。

他不知道,他只是做贼心虚而已。

李渊在又沉默半晌后,下定决心,大声道:“二郎听令……”

自此,李渊诏李世民为益州道大行台尚书令,统领关中兵,收复晋州北,夺回并州、晋阳……

(11)

公元619年10月,李世民统关中军进攻刘武周、宋金刚。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向晋州方向进发。路途中,突然涌出很多逃难者,他们衣衫褴褛,慌里慌张;看到他们后,惊慌失措,径直低着头急速离开,逃跑一般。

“问问怎么回事?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李世民突然停下,对身边的房玄龄说。

房玄龄正待拦住一位老翁要问,却被那程咬金抢了先。程咬金抓住一瘦小老头,正大声吆喝:“说,你们是什么人?到哪里去?为什么慌里慌张?”

“军爷……我们……我们……夏县……夏县的……”那老头目光闪烁,惊惧地四下瞄着,瞄着这个大部队。

“夏县?为何从夏县逃跑?”秦叔宝也来到了程咬金面前,勒马问,他的声音就和颜悦色多了。

“那……那……那魏王被杀了!”老头说完,趁程咬金没注意,撒腿就跑。程咬金正要追,却被秦叔宝拦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