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江都事变(第3/8页)

一些人站了起来,另一些人也试试探探、犹犹豫豫地站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眼光始终没离开首领。

“跑?能跑得了吗?抓住了肯定是死!”首领总算说话了。他抬起头,看着大家。看着大家那充满期待的、可怜巴巴的眼神,叹口气说:“这样吧!如果大家相信我,我们就商量个计策,带大家回去。”

大家一听,能回家了,还不听他的吗?全都安静下来。此时的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头,一个能将他们带回长安的人。此刻对他们来说,不管谁做皇帝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家人团聚。

首领带着几个亲信,走到了一边,商量去了。

将近一个小时后,他们走了过来。首领的表情很严肃,他说,在他说出这个计策之前,大家要先饮血为盟,不管事情成功与否,都不能反悔,更不能背叛。

“好!都听首领的!”那位莽汉大声说着话,从腰间抽出一把刀,在手上划了一下,血流了出来。他用碗接了,一口喝光,然后抹干嘴角的血水,把碗摔在桌上,其他人也纷纷抽刀歃血。

首领让两个人在外面把风,然后把他的计划说了。

“不愿意参加的,可以不参加,可有一条,不能背叛大家!”首领说,声音不大,却很有威严。

“我们全都听首领的!”莽汉带头说了一声,大家纷纷迎合。

公元618年3月8日,在那个风景秀美的江都,几个禁卫军先后控制了隋炀帝和他最宠爱的儿子——十二岁的赵王。

隋炀帝被禁卫军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惊呆了。这种震惊,和他知道自己被长安的李渊父子轰下台一样。怔了很久后,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不能不认命!他的禁卫军都背叛他了,他还能依靠谁呢?

如今既然到哪儿都逃不掉一死,那就死在江都吧,死在他最喜欢的江都,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么一想,他镇定了下来。

“让朕有尊严地死吧!”隋炀帝说,怕别人不明白,又加了一句,“朕不喜欢溅血。”

就这样,一条白绫结束了隋炀帝的命,那禁卫军首领,用一条白绫,勒死了他。

那是公元618年3月,正是扬州春暖花开的时节。

三万禁卫军,之所以杀死皇上,除了为回长安,能活着见到自己的家人外,还因为他们在天下混乱之际,想推一个人上去,那个人就是隋炀帝的亲信,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

隋炀帝一死,萧铣以为自己扩大地盘,拿下江都的机会来了,可愚蠢的萧铣不会想到,他不是那些禁卫军的对手,不仅野心没得逞,连命都没了。他和隋炀帝一样,是被禁卫军杀死的。

不过,禁卫军最看好的宇文化,也没能长久。宇文化虽然凭着江都兵变,自称大丞相,可当他率军北归时,却被李密拦住了去路,前进不得,只能退去魏县,在魏县封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当然,在他立国半年后,又被窦建德击败,丢了命。

宇文化,这个自封的皇帝只做了半年,就成了倒霉鬼,最终却背上了弑君罪名,说起来还真是冤。而那隋炀帝身边的禁卫军,原想帮助宇文化,不料却阴差阳错,帮李渊父子除掉了杨广,无意中为李渊建唐立下了大功。

隋炀帝杨广的死,让支撑千疮百孔的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倒下了,那些按捺着的群雄们,一个个全都剑拔弩张……

李渊觉得撕掉自己“不反隋”的假面具的时刻到了,他开始策划隋恭帝“禅位”的戏码。也就在那时,洛阳的王世充模仿李渊,在洛阳立越王杨侗为傀儡皇帝,年号皇泰,王世充被封为郑国公,与段达、元文等六人共同辅政,因此被称为“七贵”。

当然,既是模仿李渊,那傀儡皇帝杨侗的最终命运,自然也和弟弟杨侑一样,在分别为王世充、李渊利用后,被抛弃了,害死了……

隋朝在傀儡皇帝一个个死后,彻底灭亡。而导致隋朝灭亡的,不是李渊父子,不是风起云涌的起义军,而是那隋炀帝杨广,是他自己拿着火把,点燃了隋朝大厦,将其变成一堆灰烬。

一句话,隋朝的倾覆,隋炀帝杨广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一个朝代结束了,另一个朝代即将来临……

第二十七节 隋灭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