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三岔谷(第2/3页)

凡是这种地方,一般都是藏污纳垢的所在,杀人犯、暴徒、强盗、马贼、流寇的容身之地,或者一些在大宋、契丹等地犯事之后混不下去的人,也会来到这里避难。

当然,一些坐地分赃的大盗也会来到这里销赃,契丹人不愿意卖给大宋的战马、药材、海东青,大宋不允许卖给契丹和党项八部的铁器、粮食等物在这里能够卖得到。

总之,在三岔谷已经形成一个繁荣的黑市交易。这样的地方自然有党项人,所以当陈宏石告诉高怀德,在三岔谷将消息透露给党项人时,高怀德大为赞同。

自从叶尘在年初带领西北边军,打下夏州,且进入横山草原差点将党项灭族之后,西北边军在西北影响力便上升了一大截。若不是被逼到了绝路,一般情况下没有人敢主动招惹西北边军的军卒。此事陈宏石自然是知道的,但有些问题他还是要问。

陈宏石一脸疑惑的打量着四周,向四名护卫问道:“听说在三岔谷地界,强盗、土匪、江洋大盗横行,为何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碰到强盗?”

一名军卒笑着说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大帅派我们兄弟四人跟着陈大人到三岔谷办事,自是因为我们四人经常来这里帮大帅办一些私事,这里各个山头、势力都知道我们兄弟四人的身份,只要不倒霉的碰到饿狼一般的党项人,都不敢冒犯我们的。”

大将军府的幕僚在西北边军军中都有官职,只不过都是文职,所以军卒称陈宏石为大人。

陈宏石闻言,顿时一脸的恍然大悟,点头道:“原来如此,那后面这一路上,在下的安危就麻烦四位兄弟了。希望不要碰到党项人才好。”

四位军卒连忙抱拳,客气地说道:“好说,好说,陈大人客气了。三岔谷的党项人并不多,陈大人不用担心。”

话音刚落,道路两旁的矮山后面就响起一声大喊,两彪人马从山后呐喊着冲杀出来,吓得陈宏石一声惊呼,差点没有从马上掉下来。

山贼们拦住去路,就见一位穿着老羊皮袄,样貌、打扮明显是党项人的大汉越群而出,用手里巨大的斩马刀指着骑在马上的陈宏石五人吼道:“汉狗,受死吧!”

“不好,是党项人。”

“狗日的,八里坡和石坪寨、十里堡那些混蛋,竟然被这么多党项蛮子混到了三岔谷。”

四名军卒暗叫倒霉,一边咬牙切齿的骂人。一边抽出兵器,调转马头,护着陈宏石往三岔谷方向撤退。这里距离三岔谷已经不足五里,而往回走,至少十多里地才能出山。三岔谷中有的是汉族势力,只要亮明身份,有一大批的人抢着帮他们杀退这些该死的党项蛮子。

然而,他们刚要调转马头,身后两边山坡上又冲下一队党项人,将他们退路和前路都全部挡住了。

四名军卒本以为今天自己死定了,但不想就在这时,一队他们认识的汉人马贼突然从这里路过,四名军卒当即大声求援,那队人数不比这群党项人少的马贼毫不犹豫的便冲杀了过来。

……

……

一陈混战之后,四名军卒死了两人,另外两人拼了命的护着陈宏石,在马贼的帮助下,逃到了三岔谷中,党项人才退走。

三岔谷整体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破旧的地方,盖满了干打垒的土房,房顶全是北方特有的半边房,一头高一头低,有些地方明显的有烟熏火燎的痕迹,按照那马贼头子的说法,这该是来捡便宜的契丹大军留下的痕迹。

不过,契丹人来到三岔谷,也不是每一次都把这里的人杀绝,而是把主要力量放在抢劫上。

所以,有些在三岔谷居住的人,甚至会在西夏人到来的时候打开自家大门,跪在门外等候契丹人。

只要契丹人在三岔谷得到满意的收获之后,就会如同来的时候一样,一阵风般的离开。只是有时候来的契丹人杀戮成性,非要杀一些人,才会引起谷中一些人的拼死反抗。

一般情况下,契丹边将也不是傻瓜,如果对三岔谷伤害的过于严重,这里的盗匪和黑市就会星散,三岔谷也就会彻底的变成一块死地,就会绝了自己收割三岔谷财富的路。

没有特殊情况,三岔谷非常热闹。陈宏石甚至还在这里看到了四五家粮店,六七家酒馆和十数家饭铺,数量最多的自然是皮匠铺子,从街头一直延伸到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