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骄女遭劫(第3/4页)

他四年前曾跟随胡星夜从京城来到三家村,只记得当时走了约莫五六天的路程,此时他跟在众锦衣卫之后,盘算对方共有五十来人,个个武功不弱,自己绝不可能强夺救人,只能暗中下手,最好能在入京途中的五六日间伺机动手,免得入京后更添变数。他在胡星夜的教导下,已练就极大的耐心,不到时机绝不出手,没有把握更不犯险。

一路上,众锦衣卫护送着十车从上官家抄来的大量金银财宝,不免生起觊觎之心,在首领王大富的带头下,公然监守自盗,东摸西拐去了不少好东西,甚至将一整车的财宝都瓜分吞没。他们对上官无嫣的姿色也颇为垂涎,但她毕竟是钦犯,又擅长轻功,众锦衣卫倒也不敢真的解开她的绑缚,但对她言辞侮辱、趁机揩油没少了。

这日众锦衣卫收到命令,分了二十余人往西去办别的差事,只剩下三十余人押送钦犯入京。楚瀚暗暗高兴,但仍不敢掉以轻心,不愿贸然出手。

不一日,一行人将要入京,楚瀚一直找不到机会出手救人,心中略感焦躁,担忧入京后便更难将人救出。此时他已确定上官家和柳家都已放弃,并未派人出来搭救上官无嫣,她是注定要做替罪羔羊的了,更下定决心要救她出来。

他多日来不断观察众锦衣卫,心中已拟好一套劫囚的计策。入京之前他找不到机会,只好等到进京后再下手。进京之后,那三十多名锦衣卫登时松懈了,一半先行散去,准备各自回家望望,再去官府述职;余下的十余人心想钦犯已送到天子脚下,城门周围布置了上百名士兵,那是绝不可能再出事的了,便决定在城墙内守卫房边的茶馆歇息整顿,再启程回往锦衣卫衙门。

这茶馆专门接待出入城门的公差,地方不小,馆里坐着好几桌人,有六部各司的差办衙役,也有京城侍卫、军官士兵,角落的一桌坐着一个白面无须的年轻男子,一个小孩儿,两人都身穿棉袍灰裳,脚蹬红色靴子。楚瀚曾为了偷阅《永乐大典》而潜入南京皇宫的藏书阁,在南京皇宫中见过一些宦官,看出这两人穿着的正是宦官的服色。

这时茶馆中的城门守卫和一众客人见到一群锦衣卫大驾光临,都纷纷上来行礼问候,恭维奉承,着实巴结,只有那大小两个宦官仍旧坐在角落,并不来凑热闹。

那锦衣卫首领王大富脸上被上官婆婆那一拐杖打得甚重,整个头都包上了纱布,此时不禁又喃喃咒骂起来,伸腿踢了被五花大绑、关在囚车中的上官无嫣一脚,怒骂道:“上官家的小娘皮,你家那老虔婆不知好歹,竟敢对本大爷撒泼!如今进了京,将你打入厂狱,老子定要给你点颜色瞧瞧!”

其余众锦衣卫和城门官兵听他提起厂狱,都被挑起了兴致,纷纷说起厂狱中种种著名的酷刑,什么木棍掐指、穿琵琶骨、浸水灌水、倒吊鞭笞、炮烙铁烫,花样繁多,任哪一种都能将囚犯整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什么十恶不赦、抄家灭门的大罪全都招认不讳。众人一边说着,一边侧眼去瞧上官无嫣,指点取笑,讨论该用哪几种刑罚伺候这小娘皮最为适当。

上官无嫣已不复昔日傲气,头发散乱肮脏,衣衫褴褛污秽,低头缩在囚车之中,身子簌簌发抖。楚瀚一连跟了她许多天,仔细观察下,看出她应未受重伤,若是离开囚车枷锁,应能自行逃脱。这时有许多百姓孩童围上来观看钦犯,绕在囚车旁议论纷纷,楚瀚也随着众人挤到囚车之前,见上官无嫣将头靠在枷上,双目紧闭。楚瀚凑近栅栏,低声说道:“无字碑。”

上官无嫣听到这三个字,身子一震,立即睁开眼睛,微微抬头,往声音来处望去,正见到楚瀚黑亮的眼睛在一顶棉帽之下闪烁着,伸出一只手指按在唇上,示意她不要出声。上官无嫣又惊又喜,口唇微张,却忍住了没有出声。楚瀚低声道:“无刻,扯乎。”弯起一只手指,放在颏下。

上官无嫣怔了怔,随即眨了两下右眼,又低下头去,楚瀚也转身离去。他刚才说的乃是盗贼之间的黑话;三家村的孩子从五六岁起,便对种种黑话熟背如流,彼此间往往以黑话对答。楚瀚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三刻钟后,我会设法救你出来,你自行逃脱。”放在下颏的手指则询问她有否受伤。上官无嫣自然一听一看就懂,眨两下右眼便表示:“可以。一切照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