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记王朝 第七章 决裂(第3/6页)
前面讲过,农会运动比较过激,打倒“土豪劣绅”是主要的活动。而此时的国民革命军中的军官,包括来自黄埔军校的军官,大都是学历不错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来自“土豪劣绅”家庭——毕竟一般工农家庭很难有支撑孩子读书求学的经济实力,更别提贫农家庭。也就是说,来自农村的国民革命军军官多出身于富农和地主。当这些军人得知父母亲戚在家乡被揪斗乃至于处决时,自然义愤填膺:我舍生忘死为革命,你们却在背后革我的命,这算什么事?!
何军长的老爸也是属于被打倒的“土豪劣绅”一族。何军长的父亲先被抄家,后又被绑游街。
1927年5月21日,何键指使手下许克祥于在长沙发动兵变,捣毁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杀死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此事史称“马日事变”。
由此,共产党人在长沙的活动变得尤为艰难。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杨开慧也在1930年被何键所杀。
但奇怪的是,长沙属于武汉国民政府治下,受汪精卫管辖,而汪精卫当前并未和共产党反目,何键和许克祥的大老板唐生智的立场也十分明显:拥汪反蒋,那么何键和许克祥为何要擅自行动?难道他们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属于造反吗?
公正地讲,何键和许克祥的智商并不低,算是正常人。但以何键老爹受欺负的程度,似乎不足以让一个正常人做出让全家人掉脑袋的事情吧?答案很简单,有人在背后推动。站在背后支持他们的人,是他们的新老板蒋介石。
证据相当明显,兵变当日,许克祥宣布拥护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随后在原大老板唐生智的攻击到来之前,率兵投奔南京。至于何键,此后一直颇受蒋介石的重用,是其麾下“反共”的急先锋。
“马日事变”发生后,共产党向武汉国民政府申诉,要求惩办“不法军官”。
但是,“利益才是硬道理”。工农运动的过激行为已经损害到了多数国民党人士的利益,导致武汉政府的国民党官员对联共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抵触之心,导致国民党内“反共”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共产党的要求哪里能被批准。
“五月指示”
简单说明一下,这个时期的共产党是没有自主权的,处于对共产国际“盲从”的时期,如加入国民党、打土豪、分田地都是听从共产国际指令的结果。这是因为当时的共产党还不成熟,既没有根据地,也没有经济来源,经费基本靠共产国际提供。也就是说,其经济命脉被苏联紧紧地捏在了手中。
中国局势的急剧变化在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也引起了一场政治斗争。
由于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权力斗争已经进入了最后时刻,所以两人在中国问题上互不相让。斯大林是现实派,要求共产党在国民党统一中国以前,保持与国民党的合作。托洛茨基是激进派,要求共产党抛开国民党,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真正的苏维埃政权。
于是,共产国际在这两位大佬的压力下,一点都不考虑中共的地位与处境,也不考虑汪精卫的处境,更不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在1927年5月31日签发了这样一道自相矛盾的神奇命令给共产党。
它一方面提出“必须同过火行为做斗争”、“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等纠偏的主张,另一方面却要求:“动员两万共产党员和两湖地区五万革命工农,组建自己的军队”,“成立以著名国民党人和非共产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从下层吸收新的工农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中央,改变国民党目前的构成”。
这就是著名的“五月指示”的重要内容。
可问题是,对于刚刚经历过“四·一二”屠杀的共产党人来说,这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夸张的是,苏联一方竟然将“五月指示”通报给了汪精卫,希望汪精卫能够协助共产党人完成这个任务。
共产国际全然没有考虑到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的处境。
此刻,武汉国民政府的处境十分不妙。
一来武汉政府所控制的两湖地区因为激进的工农运动导致经济衰退,武汉国民政府的经济状况已是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