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记王朝 第二章 刺杀廖仲恺(第6/6页)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难不死的蒋介石,还真有后福——刘峙出奇制胜,率军攻克华阳,扭转了战局。这次立功,为刘峙后来竞争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这个刘峙平时一副“大智若愚”的老实人模样,待人接物几乎都是打哈哈,不过大家千万不要被他人畜无害的外表欺骗了,这位兄台打仗有两把刷子,尤其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他少有败绩,屡创新功,是当时军中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
拿下华阳之后,东征军长驱直入,彻底击溃陈炯明,于1925年11月底取得二次东征的彻底胜利。随后,广东国民政府又发起南征战役,在李宗仁哥仨的协助下,彻底消灭了广东南部甚至包括海南等地的小军阀。
至此,广东一统!
输得精光的陈炯明逃到了香港。在军阀的舞台上出局的陈炯明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因为他手中还有一张牌,可以让他光明正大地改走社会名流路线,继续参政议政,在政治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这张牌是个政党组织——在陈炯明的大力协助下,由会党“洪门”改造而来的致公党。致公党的一把手——总理自然是由陈炯明来干,副总理则是咱们的老熟人唐继尧。致公党到现在仍然是共和国“参政议政”的八大民主党派之一,陈炯明也算是因此流芳后世了。
1933年9月22日,57岁的陈炯明在香港病故,临终前连呼:“共和!共和!”
此临终遗言,成为陈炯明至死仍坚持民主联邦制的最后表示。
一代枭雄就此结束了复杂的一生。
他是前清秀才、广东谘议局议员,也是帝制的掘坟者。
他是辛亥元勋,也是革命的叛徒。
他是孙中山的战友与追随者,最后又跟孙中山兵戎相见。
他毕生追求“联省自治”,为建设地方自治不遗余力,缔造了闽南、广东的新政,却也将战火烧向了闽粤大地。
他是粤军的奠基者,成于粤军,却也被粤军所败。
他改变了历史,最后也被历史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