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围剿”(第24/34页)

 

从这句话起,开始了他们31年共同战斗的历史。

 

一直到1959年。

 

井冈山斗争初期,毛泽东揣两本最宝贵的书:《共产党宣言》《三国演义》。彭德怀也揣两本最宝贵的书:《共产主义ABC》《水浒传》。

 

有人说大智才能产生大勇。彭德怀则是大勇产生大智。

 

1930年7月,彭德怀率红三军团猛攻长沙。国民党第四路军总指挥何键在城内出示布告:“市民住户不要惊慌,本人决与长沙共存亡”,并亲到城外督战。后来见红军攻势如排山倒海,湘军溃兵似洪水决堤,想逃跑时两腿软得连马背都爬不上去了。最后由马弁架着扶着,才逃到湘江西岸。彭德怀率兵8000人,何键率兵30000人。30000人败于8000人,被彭德怀俘去4000多人,枪3000多支,轻重机枪28挺,追击炮20多门,山炮2门,还丢掉了省会长沙。从未如此狼狈的何键几乎精神崩溃,猫在船舱里见到岸上有胸系红兜的进香人,也以为是彭德怀的部下,连连惊呼红军追来了,随从再三劝解也不能稍安。

 

此役彭德怀不仅创下红军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而且创造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毛泽东1936年在陕北对斯诺说,此役“对全国革命运动所产生的反响是非常大的”。

 

从此一提彭德怀,便令何键胆寒。

 

大革命中共产党人最恨的,除了蒋介石,便是何键。蒋介石反共最著名的,是“三二〇”中山舰事件和“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何键反共最著名的,也有“五二一”马日事变和“六二九”通电“清党”;两湖革命青年和工农群众死于何键之手者,不计其数。对罗霄山脉的工农武装割据,何键比蒋介石早两年多就开始“清剿”。他向浏阳县长彭源瀚说,对共产党人“宁可错杀,不可错放”;向宁远清乡督察员欧冠说,“不要放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如遇紧急情况,当杀就杀;若照法定手续办事,上面就不好批了,共产党的祸根就永远不能消灭。”

 

当时各省之中,唯何键在湖南设立“铲共法院”。

 

甚至还专门派人挖了毛泽东的祖坟。

 

如此一个反共的凶神恶煞,却被彭德怀弄得魂飞魄散。

 

对何键这个屠杀工农和共产党人的刽子手,彭德怀却未完全解恨。三十多年后彭德怀自己身陷囹圄,挨完造反派拳打脚踢的批斗回到囚室,仍然用笔写下当年未了之恨:“何键这只狼狗只身逃于湘江西岸。没有活捉这贼,此恨犹存!”

 

即使成了囚徒,仍令对手胆寒。

 

大将雄风,气贯长虹!

 

蒋介石也很快认识了彭德怀。

 

1931年5月,蒋介石委任黄公略的叔父黄汉湘为江西宣抚使,进驻南昌,想策反黄埔军校高级班毕业的黄公略;再通过黄公略动摇彭德怀。黄汉湘派黄公略的同父异母兄黄梅庄,携蒋介石写给黄公略的亲笔信进入根据地。彭德怀与黄公略在湘军即情同手足,对黄梅庄摆宴招待。席间套出口风,知道其为蒋招降而来,随即下令将黄梅庄处决。砍下的脑袋用石灰腌上,盛在篮子内封严,交其随从带回。随从还以为黄梅庄到苏区会其弟去了,不知道带回了他的人头。

 

蒋介石从此除了提高对红军高级将领的缉拿价码外,再不搞什么“宣抚”。

 

对敌斗争狠、毫不留情,是彭德怀一大特点。红三军团善攻坚,善打硬仗,在恶劣条件下也具有坚强的战斗力,无一不打上彭德怀的烙印。他与何键血战,与蔡廷锴血战,与陈诚血战,与蒋鼎文血战,与每一个深入苏区的敌军将领血战。哪一个国民党将领,也没有被他放在眼里。

 

对自己的战友却不然。

 

例如对林彪。

 

1929年年初,彭德怀率部坚守井冈山,部队损失很大。4月与红四军会合后,根据彭德怀的要求,红四军前委会议决定,调拨部分干部和枪支补充彭德怀部。

 

林彪调给了彭德怀一部分坏枪。

 

毛泽东严厉批评了林彪。

 

彭德怀却并不念念不忘这类事情。对红四军中的八一南昌起义骨干,特别是前身为“铁军”的叶挺独立团部队,他充满敬佩。1928年12月11日,在红四军与红五军新城胜利会师大会上,彭德怀就提出红四军是红五军的老大哥,号召自己率领的红五军向红四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