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闻惊(五)(第3/3页)
而作为风暴的始源地,上城的幕府居城,大府修养的崇光阁内,当代的澄海公,也在小心客气的陪着说话。
与子嗣不旺而屡屡绝嗣的通海公一脉不同,澄海公家在分镇各方的四大公室中,却是以枝繁叶茂,子息众多而为人称道的。
自然而然的历代下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族人,号称是国族之姓中,最是旺盛的支系。
而到了当代的澄海公,早年更是滥情而出处留种而著称,光是在国宗玉碟中录名的子女,就足足有十一人,而其他未录的血脉渊源,更是倍半于此。
因此公家的世子之位,永远也不会缺少备选之人。为今之计,这位比大相国还要年轻一些的澄海公,满心想的都是如何保住自己这一脉的传续。
毕竟,相比澄海公的管教不力,让现任世子起了贪念,与人串谋夺取前沿功臣家产,凌逼欺辱人家妇孺之类,或是私下指使家将困禁朝官与其他有身份的人物也罢,只能算是个人严重失德无状的罪名。
但是,作为已经淡出权力中枢,而在幕后富贵居养的澄海公家的继承人,居然私下与新任未久的江宁府尹陈逢泰、行在判官李肖乾、枢密签事邓广铭,乃至身陷囹圄的前帅臣章玉吉等人暗通曲款,妄图构陷前线力挽狂澜的功臣。
这般的罗织党羽以共同进退,很可能危害到前方局势和行在安危的事情,反而让大府之尊更加在意和忌讳的多,也犯了人臣之讳。
其中因由,就算是澄海公本人,也无法为之辩白和求情的,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力求大府宽悯,先保全自己这一脉的家系,而不是被当作某种恩赏,指给本家的旁系再说。
因此,这位忧心冲冲的世子,在从家中赶去上城的半路上,就接到新的诏令,连基本觐见之礼都免了,让他直接去宗正寺报道,听到这个噩耗,那些下臣僚属家将亲随,当场就散了大半。
然后在他去宗正寺的路上,身边又有各种情由和借口陆路离开,最后抵达宗正寺的门前,只剩下孤零零的小猫两三只。
而在已经是“前”世子的宅邸中,一名容貌姣好的侍妾,连同若干名陪臣和伴从,被澄海公派来的侍卫,捆绑起来活活的打死,然后裹在席子里,当作暴病身亡抬了出去,算是将剩下的干系和手尾,彻底掐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