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11/33页)

她有数不清套数的新装,即使在她当了寡妇以后也没有改变生平喜欢设计新装、裁制新装、改换新装的癖好。这真可算得是“寡人之癖”了。可是今晚她要试换的这套新装却是不同往常、不同凡响。它是花了几天时间,急忙赶制出来以应明天亲莅战场督战时穿戴之用的一套全银纯素明光鱼鳞细铠,加上一顶耀霜凤翅盔。它们挂在铜镜旁的壁间,眨着千百只魔鬼的眼睛,似乎正在搔爬她心头的痒处,又没有搔得很畅快。这对她构成了极大的引诱力,使她迫不及待地把它们穿戴起来,禁不住一声从内心中发出来的欢呼。

可以给萧皇后戴上许多光荣的头衔。她是贵妇人,是王妃,是皇后,现在又是事实上的女皇帝。

当她机变百出、左右逢源地协调百僚、莅朝临政时,确确实实是个政治家;当她纵横捭阖、操纵自如地与使节们进行谈判时,她很像个老练的外交家;她当上王妃后,劝说耶律淳施舍出十多万缗的钱财修庙缮寺,如今燕京城里的悯忠寺、北极庙、净垢寺三大古刹中都竖着善男子耶律淳、信女萧普贤女敬舍助修的石幢石塔,她在那里顶礼膜拜,专心朝佛,俨然就是个虔诚的宗教徒。谁又想得到当她还是个闺女的时候,就喜欢到口外塞北去参加贵族男子们大规模的围猎,夹在骑射绝伦的武士们之间,她照样骑得劣马,挽得柘弓,有时也射倒一头两头麋鹿,在胆识和技艺两方面,都不愧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猎手。

她还是个语言专家,识得契丹文、汉文和西夏文,能够同时与几个部落的人用不同的语言说话。

最后,在生活的舞台上她又是一个演技优秀、表情逼真的表演艺术家,在一场戏的几个分幕中,她可以同时扮演悲悼的未亡人、庄严的女皇帝、带兵出征的指挥官等不同的角色,演来都丝丝入扣,恰到好处。总之,她是无所不能的,她的聪明、能干就表现在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变成她所需要变成的人。尽管如此,从本质上说来,她首先还是个爱娇的女人。一个善自修饰的美丽的贵妇人在生活中永远离不开一面宝镜和一套新装。当这两件合并到一起占据着她的全部心灵时,她可以完全忘记自己的政治、外交、军事的活动,自己正在扮演的各种角色,而穿上这套新装,对着这面宝镜变换出千百种表情,引起千百种联想,终于把她的内心深处完全照出来,达到心神俱化的程度为止。

明天的战争可能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想起这个未免使她有点扫兴。她是个乐观主义者,暂且把它撇开不管,先欣赏欣赏自己在宝镜中反映出来的美妙身段再说。萧皇后已经接近中年的危险年龄,即使每天十分劳瘁辛苦地处理着军国大事,还是不能够完全消化掉她从丰富的营养中摄取得来的脂肪,因而使她显得比自己愿意看到的更为丰满些。

辽的贵妇人和唐朝的贵妇人一样都喜欢肌肤丰泽、身体微胖,这是从奴隶主诗人歌颂的“硕人其颀”以来贵族阶级的传统审美标准。可是体态丰腴毕竟标志着一个妇女已经步入中年,丰腴得略为过头一些,就会流入臃肿一途。一个绝对完美的女性,应该在丰腴之中带有一点袅娜之态。因此萧皇后更加注意控制饮食、防止发胖,她竭其所能地保持着最大限度的苗条。她把自己的实行素食称之为“为先皇帝荐福”。好个聪颖贤惠的女人!她做一件事、说一句话都要达到好几重目的。可惜先皇帝地下有知,肯定不会从她的这种荐福中得到安慰——如果先皇帝在地下变得比活在人间时更加聪明一点的话。

这套银铠是按照她既丰腴又苗条的身材打成的。她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亲自画出图样尺寸,送去制作后又修改了两次,才可能把它制作得如此完美。现在穿在她身上,既没有一点空荡荡过宽的感觉,也没有紧绷绷显得过窄的感觉,两者都会无情地破坏穿着者的美观。对她来说,铠甲防护身体的实用价值远不如装饰自己、以壮观瞻的美观价值重要。平心而论,她为这套铠甲花费的心思远远超过她为准备这场亲征所花的心思。她的这番劳苦得到了酬报。现在她穿挂上它只觉得它无一处不妥帖合身,无一处不使她显出秀逸绝伦。甚至这两条专为标志丧服用的素绢飘带,长长地垂在胸前,也成为一件美丽的装饰品。她一向珍视自己的美,一向对自己别出心裁设计出来的新装感到满意,但是一套不能够用颜色来点缀的素白银铠竟然也能达到这样空前的效果,却是今天第一次发现。为了这,她真要感谢先皇帝恩赐给她的这个独一无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