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6页)

不过,在这特殊的一天,老太太关心的是姬非洲的孩子们。大家都不情愿地同意了姬律师的女儿姬善敏——当地人叫她艾伦・姬——嫁给那位做水手的心上人之后,玉珍清了清嗓子,说:“现在该想想让香港进普纳荷学校的事了。”

亚洲抱怨了一句,美洲满腔怒火地起身离开了房间,而其他的家人都转过身去,瞧着非洲的小儿子。这孩子脑袋方方正正的,今年才十五岁,可眼角已经有了皱纹。全家上下都相信,年轻的坤空——家里人都叫他香港——继承了父亲的聪明头脑。他特别擅长算数,懂原住民语言、客家语、英语和夏威夷语,似乎在理财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天才,不管他手里有多少钱,都能迅速膨胀。通过把这些钱借给数量众多的表兄弟们——他的利率是标准固定的周息,按一分利算——每到礼拜五放了学,他便一丝不苟地要债。他的名字里有个“坤”字,这表明他是第四代——坤空,意思是大地上空——这孩子是土命。在姬家这一代之中,有二十七个孩子的名字里有个坤字,其中一个是坤空的亲兄弟,剩下的都是堂表亲。坤空是他们当中最聪明的,如果姬家有人能挤进普纳荷,那么非香港莫属。这个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全家人都紧张了起来。

“香港的娘,给我们说说,你儿子的功课怎么样?”女族长发话了。

姬非洲的太太是秦家两个漂亮姑娘的老大,她说:“他的分数很优秀。他容易冲动,但还没挨过训。我为我儿子的成绩感到十分骄傲,我觉得他值得全家对他的关心。”

“香港觉得他能跟上普纳荷学校的功课吗,如果人家让他入学的话?”玉珍问。

全家人都盯着他看,少年感到十分不好意思,但他很想进普纳荷学校,所以强忍着害羞,弯起一只胳膊说:“要是兰家的儿子能跟上,我就能跟上。”

提到兰家的儿子,姬家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十几年来,姬家人一直在努力送儿子进普纳荷学校,那是夏威夷精英的摇篮,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不能如愿,即使他们家族十分富有,还拥有姬非洲这样首屈一指的专业人士。兰家却没什么出众的地方,只不过他们的族长是个牙医,喜欢发表公众演说,经过一番成功的运作,结果送了家里的一个孩子进了普纳荷。

玉珍说:“我认为,现在我们碰上了一个好机会。我已经问过一位亲密的老朋友,他告诉我,要让香港入学,咱们应该怎么做。”玉珍示意了一下,一位孙子跑出去领进一个高个子的秃顶男人,长着狰狞的白胡子,周身上下洋溢着火热的激情,他进了闹哄哄的房间。他吻了吻玉珍,然后用华丽的中文大声说:“啊哈!我们得谋划谋划怎么对付白人!警钟敲响了!中国崛起!”

这个人就是乌里雅苏台・喀喇昆仑・布雷克,这位异想天开的学校教师是全体华人值得信赖的好朋友。他年纪更大了,身体也更结实,热情却不减当年。现在,他双手扣在脖子后面,前后摇晃着身体,好像要摔倒了似的。“广受爱戴的、人丁兴旺的姬家,”他说,“咱们来谈谈实际情况。有些学校不错,有些学校伟大,每一个家庭都有权送最聪明的儿子进入最伟大的学校。伊奥拉尼,我为这所学校当牛做马,却收入菲薄,只是个不错的学校。普纳荷是所伟大的学校。那里气度不凡,等级森严。英国就是建立在这几样东西的基础之上的,夏威夷也一样。一个男人在餐桌上用了错误的餐刀,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自由党,翻不了身了。”

“他说什么呢?”澳洲家的一个男孩悄悄问道。

“我说的就是你!”乌里雅苏台・喀喇昆仑・布雷克用英语大声说,他挥动着两只胳膊,猛地把脑袋扎到那吓呆了的年轻中国小子的脸前面,只离几英寸。“站起来!”那孩子笨拙地站起身来,布雷克指着他,好像对方是一件展览品。

“看看姬氏会的后人,”他用精准的中文说,“他在伊奥拉尼学校成绩不错,但仍然不能被普纳荷录取,所以他就只能永远在火奴鲁鲁当二等人才。不能结交城里的当权者,也不能学着他们的腔调说话。他缺乏必要的磨炼,这一辈子只能停留在中国农民的身份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