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16/16页)

“只是往香港转移了几艘货轮而已,”杜月笙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大达的主要船只都还留在上海,继续把守苏北码头。也许,我们应该让犹太人进入董事会,做我们的代理业主,以免日本人把大达给夺过去。”

听了这话,林鸣心里一动。一九三三年,杜月笙设计收购了大达轮船公司,这家公司的客轮和货轮控制了“小扬子”航线,这条航线南起上海,北至海门、南通和扬州等苏北城市,因此其基地被称为苏北码头。那时的青帮已经控制了远洋运输公司和中国海员工会,包括名下的码头的船员。一旦收购了大达轮船公司,那么,在上海港的大片海域之内,由海运产生的丰厚利润都将为青帮所有。所以,这是要紧紧攥在手里的,即使离开这个国家,也不能轻易让别人夺走。想到这里,林鸣的心跳加速了,如果杜月笙离开这个国家,那他就自由了,宋玉花也自由了:“您打算离开了?”

杜月笙的眼神又变得硬冷了:“即使我们在最精准的时点上除掉森冈,即使第五军英勇作战,我们还是有可能会输。所以,留条后路是必须的。我需要你把相当一部分的金条和现金转移到香港账号上去,这只是一个开始。比起我用在军备上的费用,那是少多了,”杜月笙的眉毛挑了挑,“这只是我和夫人们会用到的。”

林鸣抽出钢笔,准备好做记录,他可以看出,杜月笙财产保护措施的精明之处。而且,杜月笙为抗日军备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这方面他做得无可挑剔。虽然这些钱到了蒋介石手里之后,到底又流向何处,已经不得而知。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在于他。他已经给了,而且非常慷慨。

而且,他对自己的王国了如指掌,每一个角落他都清清楚楚。不仅仅是他拥有多少船队,连那些错综复杂的董事席位、企业头衔、地产,还有银行账号,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准确到最后一个铜板。如同他记得他下令干掉的每一个人,以及他操持的每一个交易。林鸣把这些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

林鸣看着笔记本,说:“那么,您要把大达的几艘货轮运往香港?”

“三艘运到香港的码头,每艘船上都要配置船长和水手。马上去租借一些仓库,我们已经准备好运送了。即使是在战争中,货物必须运送,应该说,尤其在战争中。”茶壶里,还剩了些茶水,他给两人的茶杯都斟上。“我们,”他对儿子说,“就来个浑水摸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