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最艰难的日子(一)(第3/4页)
“我知道。”崔可夫回答得很干脆,“我刚接到方面军司令部转来的情报。尽管我们在斯大林格勒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止,不愿意放弃自己幻想的敌人,依旧企图夺取城市。希特勒统帅部为准备发动总攻,从预备队往斯大林格勒调遣了大量的兵力,以补充在战斗中被我们削弱的师。仅十月的前十天,抵达这里的就有20万名经过训练的补充人员,90个炮兵营(五万人,一千多门各式火炮)和用飞机空运来的专门用于攻城的46个工兵营(约三万人)。与此同时,我们的侦察员还发现,敌人大规模地调整了自己的力量,并抽调出一些前期伤亡惨重的部队组成战役预备队。
昨天,也就是10月12日,集团军根据叶廖缅科司令员的命令,以近卫步兵第37师和步兵第95师向敌人实施了反击,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人新村西面方向上对敌人实施突击,以粉粹希特勒匪徒准备发起的一次新的进攻。不过由于敌人的顽强抵抗,我们的反击部队只是在个别地段上向前推进了一些。
然而这些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在今天白天德军的疯狂反扑下,便化为了乌有,我们的部队在经过战斗后,不得不退往了昨天的出发阵地。
好了,奥夏宁娜同志,该说的话,我都说完了。我命令你在天亮以前,把独立师能抽调的部队抽调出来,并带到城里隐蔽起来,等到敌人开始向工厂区发起进攻时,你们在果断地出击,从敌人的侧后方狠狠地打他们一下。至于你嘛,把部队带到城里后,就立即到我的指挥部来一趟,我还有事情要交代你。”
我放下电话后,看到基里洛夫他们几人都围着四周,紧张地望着我,等待我向他们宣布上级的命令。我在心里暗暗地叹口气后,把崔可夫刚才所说的话,向他们重复一遍后,问道:“指挥员同志们,司令员让我们抽调部队去城里进行增援,你们来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听完我的问题,阿赫罗梅耶夫皱着眉头想了想后说:“司令部只是让我们派部队去增援,并没有说让我们派多少人去。师长同志,您觉得抽调多少兵力呢?要知道我们的马马耶夫岗也是一个防御要点,一旦失守的话,城内的整个防线就会发生动摇。”
“师长同志。”班台莱耶夫礼貌地向我建议说:“目前我们师的四个团里,二团、四团坚守着马马耶夫岗,肯定是不能动用的。而驻扎在居民点里的一团和三团,假如都调走的话,敌人有可能会趁虚而入抄我们的后路,所以我觉得只调一个团就行了。”
“什么,只抽调一个团?”基里洛夫吃惊地问道:“这合适吗?”说完这话后,他又望着我问,“奥夏宁娜同志,您的意见呢?”
我在心里权衡了一下利弊,最后决定采用班台莱耶夫的建议,便望着他点点头说:“我同意副师长的意见。我们师的主要任务是守住马马耶夫岗,如果为了增援友军,而把我们的守御力量抽调一空的话,让敌人有了可乘之机,夺取了马马耶夫岗的话,我们再想夺回这里,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我认为只需要抽调一个团去参加战斗就足够了。”看到基里洛夫张嘴想劝说我,便果断地抬手制止了他,态度坚决地说道:“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不是派多少部队的问题,而是究竟该抽调一团还是三团的。政委同志。”我眼睛望着基里洛夫问,“您觉得该抽调哪个团呢?”
基里洛夫听我这么一问,愣了片刻,接着字斟句酌地说:“三团虽然不久前刚补充了兵力,但几乎都是新兵,估计没有多大的战斗力。而一团在前段时间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所以我建议这次的增援行动,就派一团去吧。”
等基里洛夫表完态,我扭头看着班台莱耶夫,面带着微笑,礼貌地问道:“副师长同志,对于派哪个团去增援,不知道您的意下如何?”
“师长同志,我同意政委的意见。”班台莱耶夫回答得很干脆,“从一团前几天的表现来看,他们的战斗力不弱,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又扭头望往阿赫罗梅耶夫,问:“参谋长,你的意见呢?”
阿赫罗梅耶夫向基里洛夫和班台莱耶夫各望了一眼后,连忙挺直身体回答说:“师长同志,我的意见和大家一致,也是认为派一团是最合适的。”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人云亦云,还特意说明,“谢杰里科夫中校的指挥能力如何,在他的团坚守北面高地时就能看出来,况且他们团最近补充了不少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所以我认为他们是完全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