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二十七章(第5/7页)

一周后,马基雅维利向十人议会送去报告。他在报告中写道:“可以确信法国国王会派兵支援波吉亚,教皇将给他提供经费资助。而他的敌人一度延缓了策反时机,这为切萨雷争得了有利条件。我判断,此时再想加害切萨雷为时已晚,因为他在所有重要城市都派驻了部队,所有要塞均已备足了供给。”

谋反者们很快就发现了马基雅维利早已料定的情况。阴谋开始土崩瓦解。

本蒂沃利奥带头向切萨雷请求原谅,发誓效忠于他。其次是奥尔西尼家族,他们也表示愿意和平相处——或者说是背弃其他谋反者,如果那些盟友不愿求和的话。只有盖多・菲尔特拉一人根本不予理会。

最后,切萨雷会见了所有敌人,并主动与他们慷慨和解——他保证他们不会受到处罚。但是,对于卡美日诺和乌比诺这两座依然由谋反者占据的城邦,很可惜,他丝毫不予让步,要求他们归还这两座城市。然而对本蒂沃利奥,切萨雷让他放心,说他可以保留博洛尼亚,因为在法国国王的极力督促下,教皇已和本蒂沃利奥签署了协约。作为交换,本蒂沃利奥同意为下一次征战提供长矛、战马和士兵。

那些雇佣军将领——奥尔西尼、维泰力、格拉维纳和德・费尔莫,将恢复他们作为切萨雷军队指挥官的职位。

连续六周,一直太平无事。法国军队赶到支援的时候,切萨雷又将他们送回法国,并向路易国王致谢。

这项阴谋就此破产。

然而,在罗马,亚历山大教皇已主动出手帮助儿子,虽然他还没有告诉切萨雷。他知道只要红衣主教安东尼奥・奥尔西尼还在世,弗朗科和保罗・奥尔西尼就不会受到惩罚,因为作为奥尔西尼家族的一家之长,红衣主教安东尼奥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他一定会狠狠还击。教皇不愿意冒险再失去一个儿子。

于是,亚历山大做出友好的姿态,邀请安东尼奥来到梵蒂冈,告诉这位红衣主教,自己正在考虑为他另一位侄子在教廷谋一个职位。

安东尼奥・奥尔西尼假装谦恭和感激地接受了梵蒂冈之邀,但内心却不无担忧。

红衣主教来到教皇的寓所内。一落座,教皇便命人端上来一桌奢华的晚宴,珍馐无数,外加各色美酒。他们和和气气地就各种政治事态争长论短,开着玩笑谈论起两人都相识的某位名媛。看上去,他们似乎都很享受有对方作陪,外人根本猜不到这两位神职人员内心在想什么。

然而,红衣主教一直对波吉亚充满警惕和戒备,端上来的葡萄酒他滴酒未沾,就害怕里面下了毒。可当他看到教皇自己津津有味地享用美食时,他也尽情地吃了起来,只是请求把葡萄酒换成淡水。因为水是清澈的,任何居心叵测的混浊物体都别想逃过他的眼睛。

餐后,正当教皇邀请红衣主教与他一起进书房小坐时,安东尼奥・奥尔西尼突然手揪着腹部,在椅子上蜷成一团,随即笔直地摔倒在地,翻着白眼,一如教皇寓所内壁画中的殉道士。

“我一口葡萄酒也没喝。”红衣主教声音嘶哑地说。

“可你吃了墨黑的墨鱼。”教皇说。

这天晚上,红衣主教奥尔西尼被教廷卫兵们抬出梵蒂冈,并被掩埋了。第二天,在教堂做弥撒的时候,教皇主动念祈祷文告慰红衣主教的灵魂,赐予他福佑,送他上天堂。

接着,亚历山大又派教廷卫兵前去没收红衣主教奥尔西尼的财物,包括他的宫殿,因为切萨雷的扩张征战需要越来越多的经费。可是,士兵们赶到的时候,发现宫殿里还住着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太婆,那是奥尔西尼的母亲。士兵们将她赶到了罗马的大街上。

“我要我的仆人。”她哭喊着,惊恐不已,一边踉踉跄跄地走着,手里拄着根拐杖。于是,他们将她的仆人交给了她。

这天晚上,罗马正下着雪,寒风刺骨,但没有人为这老妇人提供栖身之所,因为谁都害怕教皇会不高兴。

两天后,梵蒂冈的教堂内,教皇又主持了另一场弥撒——这回是为红衣主教奥尔西尼的老母亲。大难临头后,她受尽折磨,最后被人发现死在一户人家门口,身体蜷缩着,拐杖与她干瘪的手冻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