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六章(第4/5页)
带来见教皇的人是威尼斯的名门望族罗莎蒙德家族的头领。他拥有一百艘船只,在世界各地贸易经商。他是个标准的威尼斯人,死守他的秘密,决不对外暴露他的财富。
巴尔多・罗莎蒙德,此人已年逾七十,恭敬地身着黑白两色,却用珍贵的宝石做纽扣。他脸上一副准备要谈大事的严肃表情,当亚历山大还是红衣主教时两人共过事,当时他就是这副表情。
“这么说你认为你的孙女应当被宣布为圣徒。”亚历山大爽朗地说。
巴尔多・罗莎蒙德恭敬地回答:“教皇陛下,如果这是我的意见,那我就太冒失了。是威尼斯人民请愿要把她作为圣徒的。还请教廷官员明查此事,并推进威尼斯人民的诉求。我明白,只有教皇陛下您才有最后批示权。”
亚历山大事前听取了被指定为“信仰的保护者”的主教的汇报,那个主教的职责是调查罗莎蒙德的孙女被宣布为圣徒一事。这是一起非常普通的案例。多莉娅・罗莎蒙德要被宣布为白圣徒,而非红圣徒。也就是说,她被提举为圣徒是基于她一生砥砺德行、基于她如无瑕白玉一般的品德:她过着简朴而贞洁的生活,而且好善乐施,除此之外还有一两桩不太可能是真事儿的奇功伟迹。每年有几百起这样的请命。亚历山大对白圣徒没有多少兴趣,他更喜欢那些为圣母教会而舍生殉命之人——正是所谓的红圣徒们。
证明材料显示多莉娅・罗莎蒙德视她的富贵生活如粪土。她扶助穷人,因为威尼斯没有足够多的穷人——这是一个甚至不允许贫困自由的城市——她走遍西西里的所有小镇收养孤儿。她坚守童贞、简朴节约,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无所畏惧,悉心照顾经常遭受瘟疫折磨的平民病患。她自己年仅二十五岁时便死于其中一次瘟疫之灾。她的家族开始奔走请求宣布她为圣徒时,她离世仅仅十年。
当然,如证明材料所示,确曾出现过许多奇迹。最后一次瘟疫期间,有些身染疾病的病患已被宣告死亡,尸体堆放在一起准备焚毁。然而,当多莉娅为他们求神祷告时,他们竟奇迹般地死而复生了。
她死后,来她的墓穴祈祷的人们在墓穴四周发现了治愈不治顽疾的药物。蔚蓝的地中海上突降暴风雨时,水手们看见船的上空竟然浮现出她的面容。一份接一份的文书证明这些奇迹的真实性。所有这一切都已经被调查过了,也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此外,罗莎蒙德家族家大业大,他们愿意花钱,这也的确促使此请愿在各级教会组织中获得通过,直到最后来到梵蒂冈奏请教皇批准同意。
亚历山大说:“你的请愿事关重大,然而我的责任更重。一旦你的孙女被宣布为圣徒,理论上说她便是居于天堂,位于上帝左右,因此可以为她的所有至爱亲朋向上帝说情。她的墓穴将被安置在你们的教堂,朝圣者们会从世界各地前来朝拜。这是非常重大的决定。你还能再多找些证据吗?”
巴尔多・罗莎蒙德恭敬地低下头。他说:“还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年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我正红运当头,然而我却觉得生活中的一切并无任何不同,一切于我有如烟尘。当时的多莉娅年仅七岁,她看到我郁郁寡欢,恳求我向上帝乞求快乐。我按她说的做了,果然我又快乐起来。她从不像小孩般自私,也从不像年轻女人一样难养。我高兴地为她买来昂贵的珠宝,可她却从来不戴。她把珠宝变卖之后换成钱,分发给穷人。她死后,我大病一场。医生给我行放血术,直到我苍白如鬼,可我还是一日不如一日。一天晚上,我看见她的脸,她对我开口说话。她说:‘你必须活着敬奉上帝。’”
亚历山大举起手,恭敬地示意赐福,然后从头上取下法冠,放在两人中间的桌子上。“你是否活下来敬奉上帝了呢?”他说。
巴尔多・罗莎蒙德说:“您应该知道我确实这样做了。我在威尼斯修建了三所教堂。我以我孙女之名资助了一所育婴堂。我放弃了所有于我这个年龄不相适宜的世俗享受,而且我发现我对天主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的敬爱日久弥新。”他停顿了一会儿,随后面带温和的笑容——这笑容亚历山大记得再清楚不过了,说,“教皇陛下,您尽可以吩咐我,具体能为教廷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