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6/9页)

周莹说:“娘站在大境界上,无限地为大清帝国千秋基业拓展生存、富裕、强盛空间,其艰难远远超乎庶民百姓的想象。儿则是沧海一粟,在儿心中世界之小,安吴堡一隅耳。尽管如此,它的复杂,也远远超乎儿的想象。因此,儿认为守寡虽然不幸,如能泰然处之,以平常心志判断人生和事物的价值,我们就能看清看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从而打出一片新天地,活出人生滋味来。”

慈禧频频点头道:“用一种大眼界度过的大人生,娘体会到有用的也仅仅是在于局部展现出的某种辉煌不朽,小眼界度过的小人生,正如苏东坡所讲‘小舟从此逝,江河寄余生呀’!”

周莹认同说:“娘的大境界凌驾万物之上,将万物融合为一体,大清王朝才乘风破浪,冲过重重险滩,娘因此成为大清帝国唯一可以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国母。来日,娘定统领帝国精兵强将把倭寇逐出国门外,重整大清江山,树我中华国威。”

慈禧被周莹说得心旷神怡,眉开眼笑,从逃出北京进入西安,还是第一次忘更漏话家常,置生死于自然。当她把手中茶碗放在茶桌上时,笑问周莹:“我听李莲英说,你因择子立嗣,

和几个叔公意见不合而闹翻,至今还未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继承人,可是真的?”

周莹忙回答:“谢母亲对儿无微不至的关怀。吴氏虽然多名子孙绕膝,但真正能承大业者,则令人摇头长叹,故儿至今尚未能为吴氏择子立嗣以继祖业。”

慈禧又问:“难道你不想为自己择一位可继承你事业的接班人吗?”

周莹回答:“尚未考虑。因为儿已认了一个义子,一个女儿,每每与他们在一起,也不觉寂寞空虚。”

慈禧说:“义子终归名不正,言不顺,将来你百年后,无法继承你百年业基。听娘的话,还是趁你年轻,有管教子女精力时候,早日择子立嗣为上。”

周莹忙跪在慈禧膝前,向慈禧跪拜谢恩道:“儿遵母命,回到安吴堡后,立即择子立嗣,以继吴氏祖业。”

慈禧说:“我儿免礼。你择子立嗣,娘赐你一顶坐家道台的五品花翎,你百年后,由你儿子继承世袭如何?”

周莹连忙叩头道:“谢母亲老佛爷大恩大德。”

慈禧一笑说:“免谢了,国家多难时期,我儿择子立嗣,千万不要张扬,把银子用在择子立嗣上没多大意义。记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银子要使在正地方,这样,为娘赐吾儿的道台乌纱,也就有意义了。”

周莹听了,头一激灵,嘴里没说心里想:“老佛爷赐的坐家道台乌纱,何止十万两银子重啊!”

更楼三更鼓声响起时,李莲英再一次提醒慈禧说:“老佛爷,三更天了,该就寝了。”

慈禧打了一个哈欠说:“倒头一觉醒来,天下不知又要发生多少事了,咱们真该睡觉了。”

正在这时,夜风吹来打更的梆子声。

第二天醒来,太阳已经升起三竿了,周莹正在洗漱,李莲英走进房来问道:“周莹呀,安吴堡的王坚是你啥人?”

周莹忙回答道:“武师呀,他咋了?”

李莲英笑道:“你这武师真有意思,他把六头奶牛从安吴堡赶到西安皇城来了,现在被挡在北门外,老佛爷的护卫刚才来问你,我见你没起来,先让他招呼去了。”

周莹一愣说:“王坚赶来的六头奶牛,是我让他给老佛爷和皇上准备下的。老佛爷和皇上在西安没奶喝咋成呢。”

李莲英一听,回身喊了一声:“小秦子,快到北门口告诉车东盈护卫,叫他把王坚和奶牛领进皇城来。”

太监小秦子不敢怠慢,应声一溜小跑向皇城北门奔去。

王坚赶着六头牛角上扎着红绸的关中红奶牛,出现在慈禧下榻的门外时,慈禧在李莲英搀扶下立在房门口看着看着,笑出声来:“周莹啊,你把奶牛赶进了皇城,倒也是一桩好事,从今天起,我和皇上就可以喝上鲜奶了。”

周莹说:“这六头牛每天可下奶六十多斤,够百十人喝呢。”

慈禧说:“还是我儿想得周到。”说着,指了指车东盈说:“你把奶牛送到马坊去,让他们着专人喂养。”

车东盈和王坚把奶牛赶走后,周莹走到李莲英身旁,悄声问:“车东盈咋成了带刀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