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帷幕拉开(第4/7页)

讽刺的是,正是具有残忍基督精神的《圣经·旧约》把整个事件推上巅峰,煽起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大暴动,即太平天国起义。在中国南方,一位失意的秀才[5]因为科举不第,转而信奉基督教以寻求安慰。他自称是耶稣的亲弟弟,是众人的救世主。他成立了拜上帝会(自称是基督徒),奋起反抗清政府。他们的目标是恢复汉人统治,实现土地公有。同时,他们还坚决禁止卖淫、吸毒、酗酒、通奸、赌博、裹足、买卖奴隶以及虐待妇女。他们的观念非常前卫一。支由饥民和劳工组成的基督教大军挥师北上,建立了太平天国。

《圣经·旧约》中宣扬的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暴力复仇方式,并不符合秉承《圣经·新约》教旨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的本意。加上又听说耶稣在中国可能还有个亲弟弟,有些传教士心里不太高兴。

太平军和清政府打了14年,战争覆盖20个省,致使2 000万人丧命。战争后期,他们犯了一个错误:试图从洋人手里夺回上海。他们只占领了中国人居住的那片地方,两年后,他们被法国人给赶了出去,最后又遭到弗雷德里克·汤森德·华尔所率领的华尔洋枪队的痛击。

来自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华尔一直碌碌无为。他不甘心在长江上当水手,想做一些靠劫掠发财的勾当。后来清政府出钱,委派他组建一支洋枪队,帮助剿杀太平军。华尔把他的洋枪队更名为“常胜军”,实际上却斩获甚微。华尔并没有给太平军构成真正的威胁,并且没过多久,在一次战斗中他就被打死了。他的继任者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危险人物,即查理·乔治·戈登。

戈登是一位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战斗英雄,他留着大胡子,锐气十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戈登被派到中国,1860年10月随同八国联军一起攻进北京,烧毁了宏伟壮观的圆明园,逼迫清政府签订新的条约,做出一系列新的让步。随后,晋升少校的戈登被委派接管华尔的常胜军,负责“保卫”上海。戈登是个意志坚定的奇才,这对太平军来说不啻是一种灾难。戈登没有像阿喀琉斯那样待在帐篷里生闷气,而是一次次对起义者发起漂亮的袭击。(“戈登”这个名字成了当时英国新闻界的一个热词,他们给他起了个诨名:中国戈登。)他采用突然袭击、大炮强攻、炸药猛炸和现代化步枪进攻等方式,对付那些仅靠弓箭、矛枪、便盆和铜锣作战的太平军,取得了一连串辉煌战果。太平军变得士气低落,在战斗中失去主动权。他们之前从未见过西方人如何打仗。后来,一支清军包围了南京城,那位耶稣的弟弟为了免受凌迟之苦,选择了自杀,太平天国随之覆灭。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发起的暴力反抗已结束。它是另一场规模浩大的革命运动的发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在近一个世纪之后将革命运动推至巅峰。从此以后,农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中国人民与掠夺成性的西方列强之间的斗争将同时展开。上海在这两种冲突之间获益匪浅。

就是在这种充斥着腐败、革命、虚伪和贪婪的背景之下,宋氏一家开始了他们的家族传奇。

自波吉亚家族[6]以来,很少有哪个家族能对人类命运起到如此巨大的扰乱作用。在将近一个世纪中,诸多影响亚洲历史甚或世界历史的事件中,宋氏家族的成员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宋家人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如“中华民国国父”孙文之妻宋庆龄,蒋介石之妻宋美龄,其他的家庭成员则分别担任过民国时期的行政部部长、外交部部长或财政部部长。这些人积累了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笔财富,宋家长子宋子文也许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宋氏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和宋美龄的故事甚至引出了一句名言:“从前有三个姐妹,一个爱财,一个爱权,一个爱国。”宋霭龄因其狡诈的敛财手段而恶名在外,不过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她还掌控着整个家族的命运。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她是个男人,也许整个中国都是她的了。”蒋宋美龄是历史上最负盛名、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她影响了两代美国人,很多年来美国人都称她为“全球十大最著名的女性”。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她不但影响了美国领导人做出的决策,还通过这些决策影响了整个世界局势。她被公认为国民党政府背后的实际掌权人物。姐妹中的第三人宋庆龄一生忠于其夫孙文的革命理想,后来当上了毛泽东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