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龙舟议政(第3/4页)

别说江南那些穷乡僻壤,连关中都一样。

关中的人口已经太多了,经过百余年的过重耕种,关中土地愈发贫瘠,养不了那么多人了。

还有河南、齐鲁、湘西等省份。

这世上多的是肥沃的土地,咱们的百姓何苦非要待在那贫贱的地方苦熬?”

隆正帝这下就彻底反应过来了,道:“你是想,将他们都迁徙到海外吧?”

李光地好笑的看着这一对君臣,眼见隆正帝被贾环一点点引到坑里去,故意使坏道:“陛下,可万莫被贾小子哄骗了。

黑辽之地开垦出来,再加上商贸大兴。

大秦这点子人口,自己都不够用。

这还没算西域之地……

若是让贾小子将人口都诓走了,大秦自己就坐蜡了。”

贾环皱眉狠狠瞪了李光地一眼后,对隆正帝笑道:“这老头儿真阴险!

他倒也不想想,臣怎会做那样的事!”

隆正帝狐疑的看着贾环,道:“你到底准备怎么做……

贾环,正如你所言,天下正在剧烈变革中,朕和老相国,都是即将老去的人了,头脑不如你灵活。

你究竟如何作想,说仔细了。”

贾环道:“臣开拓海外,不能只一味的依靠武力征服。

强如成吉思汗,打下了大半个世界,最终也不过是分崩离析的下场。”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次开口的是李光地,他捏了捏残须,难得正经道:“你那套法子,老夫平日里也琢磨过。

但正如你所说,强如一代天骄,都难免身死国灭。

你又能怎么做呢?”

贾环笑道:“刚柔并济吧,尽量做到师出有名。

先派人去做买卖,咱们大秦在别处是外国人,越是那种落后的蛮夷之地,人的贪婪也就越不加遮掩。

咱们金山银海的流着,必有人眼红……

到时候,就有正义的借口派兵护商。

然后再谈判,争取获得驻兵权。

获得租界,再通商移民……

不止咱们往外面移民,也可以从外面引进许多仰慕天朝上邦,想来大秦赚银子的外国人,比如倭国和新罗国人。

大秦境内,许多道路都艰难险阻,需要理顺。

许多苦寒之地的土地开垦不易,如黑辽西域。

若让大秦自己的百姓来开垦,怕是会累死很多很多人……

大秦的每一个百姓都十分珍贵,可以勤劳劳作,却不必将命送在艰险之地。

因此,咱们可以从国外多招一些苦力劳工回来,让他们来做。

咱们付出真金白银,便不算压迫,当然,他们要比大秦的百姓便宜的多……

如此有来有往间,而大秦始终占据主动。

用不了几年,咱们就能控制住他们的金银命脉,武力又远远强盛过他们。

又不是粗暴的奴役压榨他们,反而给他们带去好处……

臣相信,他们的百姓,终究会认可我们。

随着他们国内的秦人越来越多,影响势力越来越大,将异国变成秦土也就水到渠成了。

到那个时候,臣以为,臣打下的疆土,要比成吉思汗占领的江山,稳固太多。

蒙古人只懂得毁灭,肆意剥削压迫,却不懂得创造财富。

所以,注定会失败。

臣却不然。”

“那你还不是要打量迁徙大秦的百姓?”

隆正帝听的怦然心动,不过到底还能压抑住,回到最初的疑点。

丁口,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都是朝廷最大的财富。

若是让丁口大量流失,那朝廷便会流失大量的财富,这是隆正帝不想看到的。

贾环笑道:“至少三五年内,不会大规模的迁移百姓。

臣希望内陆贫瘠之地的百姓,最好都能迁徙到沿海城市。

臣会让银行在沿海之地,兴建大量的工厂作坊,招手大量的劳力为工。

到时,百姓们不需耕种,只要在工厂作坊里劳作,就能养家糊口,还能过的很好。

陛下,这些百姓,在现在的家里,一家能有二三亩薄田就不错了。

他们一家多则十来口,少则四五口,全靠那点田地吃饭,怎能不穷苦?

一大家子人,只要几个人就能种完田,其他人只能闲着,无事可做。

这样的情况,不穷才是怪事。

可去了工厂,一家十口人,就能做十份工,这样的家子越大,赚到的工钱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