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骂金殿!(第3/4页)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沉,不过,念及张程乃潜邸旧臣,且官声、操守都颇佳,亦是能臣干吏,所以便没有直接给他难看,道:“哪里不妥?”

张程道:“陛下,宁侯对臣等儒生心怀偏见,所以,屡屡意图打压臣等。

自然,儒家门人千千万,的确出了不少斯文败类,丢尽孔孟颜面。

但,辛苦为陛下牧狩天下亿万黎民者,却是臣等儒生!

又岂可因区区几个斯文败类,便轻辱之?

若让百姓误以为,读书人皆黄理、海闻之流,使得儒生名声大损……

日后臣等,又如何再为陛下牧狩天下?

还往陛下乾坤明鉴。”

此言一出,除了张廷玉外,其他几名内阁阁老,并六部尚书及侍郎,但凡科举出身者,纷纷出列,躬身道:“臣等望陛下明鉴。”

这等声势,纵然隆正帝都为之侧目。

面露犹豫之色……

吏部尚书张程所言不错,虽然皇帝为天下至尊,可治理天下,靠的却是天下儒生。

自汉时董仲舒罢百家而独尊儒家至今,已逾两千载。

无论皇朝变迁,甚至国器为异族占据时,治理天下者,始终为儒生。

儒教门人,似天生为治国而存。

若是依贾环之言,大肆宣扬儒教大家黄理等人的丑事,那……

怕是天下读书人都会心生不满。

这让隆正帝都心生忌惮……

“嘿!”

就在隆正帝犹疑不绝时,却听贾环语气讥讽的冷笑一声,道:“真真是笑话!

那群王八贼羔子干的一屁股王八事,你们不想着辣手除奸,竟还想去包庇?”

张程淡淡的道:“自然不会包庇,国法无情,黄理等人自有他们的下场。但是,儒教之名,不可辱!”

贾环眯起眼,看着这个老顽固,轻声道:“儒教之名不可辱,黄理身为你们儒教大家,他的名也不可辱……

那本侯问你,那你们名教中人聚集在一起,张口昏君闭口暴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君父之名,更不可辱?!”

最后一句,贾环厉声咆哮出后,上书房内,满殿沉寂。

张程老脸登时惨白,原本坚毅不屈的目光,变得有些无神……

贾环一步步走向他,句句诛心道:“连君父之名你们都敢辱,自以为刚直不屈。

怎地,轮到你们了,作出了那样恶心败坏的事,连说的不能说?

你道本侯对你们儒教有偏见?还打压你们。

那本侯问问你们,本侯率大秦虎贲健儿远征西域,不畏生死艰难,为过戍边杀敌时,你们在干什么?

你当本侯不知道吗?

你们这些王八蛋一道折子接一道折子的上书,说什么要以防不测,为备不忍言之事发生,要将军粮减半缓送西域。

艹汝祖宗的亲娘!

秦桧都没你们这种恶毒的心思,你们到底怎么想出来的?

若非陛下还有些理智,只是将我速速招回京下大狱,西域为国征战的大军,还不被你们全都饿死?

一群活秦桧!”

“你……你胡说!”

张程老脸惨白,没想到贾环竟知此事,嘴唇颤了颤,咬牙道:“老夫,从未想过饿死西域大军,老夫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老子最烦的就是这个死不要脸的问心无愧!”

贾环咆哮道:“我知道,你不是为了你自己,你是为了你们儒教,能继续霸占朝堂,不让军功勋贵集团露脸!

前明土木堡之变,不就是你们的杰作吗,当谁不知道?

军人,在你们眼中,只是打手,只是家奴罢了。

所以,就算天下要变更,你们也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一定要防死军功集团与你们夺权。

别否认,当初黑辽那群野猪皮,还没打进山海关,你们的孔圣后人,就写了臣服劝进书送过去,赶着给人做奴才,不正是你们骨子里的德性吗?

偏生,你们当了表子还偏要立牌坊。

死要面子!

我有说过趁机批判你们儒教吗?

我是说要揭露那些罪人的嘴脸,其中不止有你们儒教大家,也还有我们勋贵……

陛下,王爷,臣在这里代表武勋将门表个态。

这个案子,无论涉及到武勋将门的哪家,都丝毫不用顾及武勋的颜面。

我武勋将门的颜面,是在九边沙场,杀敌立功,保家卫国挣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