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第6/30页)
皇室家具是巴黎家具业的龙头。源起路易十四时期,皇家家具厂的建构基本都模仿皇家戈别林工厂(the Manufacture royale des Gobelins),直接承接皇室的订货。路易十四通过当时的法国财政部长库尔贝(Jean-Baptiste Colbert, 1619—1683),直接对设计和生产下达指令。路易十四对于设计形式、装饰形式、每一套的件数和尺寸都有很具体的要求。库尔贝协助他,通过管理机构下达生产命令并拨款。这个阶段生产的家具,大套的多用在卢浮宫,而件数少一点、尺寸略微小一点的套件,则用在路易十五时期兴建的凡尔赛宫内。
法国家具大师鲁赫曼1926年设计的小柜。
法国巴黎路易十四风格家具:圆桌。
法国巴黎路易十五风格扶手椅,线条流畅,金碧辉煌。
1660—1815年之间,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全盛期,也是法国家具的鼎盛时期。奢华家具,具有强烈新古典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家具最为突出。这些设计被各国皇室竞相仿造,这些家具则在各国收藏市场上长盛不衰。位于东苏塞克斯郡的英国汉米尔宫(the Hamilton Palace, near Uckfield in East Sussex)就收藏了大量法国这一时期的皇室家具。1882年,汉米尔宫举行拍卖,巴黎家具拍出天价,并且极为抢手,使得巴黎这个时期的家具水涨船高。现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法国巴黎这一个时期的家具收藏,也和这次拍卖有关。
18世纪中期是路易十五的时代,这个时期的椅子非常有特色,线条流畅,用髹漆和丝绸装饰,再镶上青铜配件,金碧辉煌,这部分的作品现在在塔西宫(Château de Talcy)中陈列。
正因为巴黎家具和皇朝有关,所以很多家具的风格就冠以皇朝、皇族的名称,如“路易十五风格家具”(Louis Quinze furniture)。也有采用更大名目的,比如“法国文艺复兴风格”(French Renaissance furniture,为16世纪法国皇室家具的统称),早期巴洛克家具(Early Baroque furniture,为路易十三时期流行的风格),巴洛克全盛期家具(High Baroque furniture,路易十四时期流行的风格),摄政王风格(the Régence)以及洛可可家具(Rococo furniture,与路易十五相关)和新古典主义家具(Neoclassical furniture,与路易十六相关)。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the First French Empire,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家具更加严肃地沿袭新古典风格,到1830年代开始式微,出现了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洛可可复兴(Rococo revival)等风格;此后到拿破仑第三的法兰西第二帝国(he French Second Empire)时期,家具设计流行全面折中主义(he eclecticism)风格,然后就逐步让位给Art Deco风格和现代主义风格了。
巴黎家具之所以能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除了服务高层的明确目标所形成的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以及风格上能够融会各国特点之外,还在于巴黎有延绵不断的手工艺传统,产业高度发达。从1630年代开始,巴黎到安特卫普一线是欧洲高端家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家具贸易形成一个很大的行业,按照功能细分为床、座椅、桌子、柜子、杂件等不同门类。按照手工艺行会来划分,有严格的行规保护免受侵权(infringements)。各行业只能做自己范围的工作,不允许越界,木工、细木工、雕刻工、镀金工、髹漆工、五金工、青铜工、皮革工等泾渭分明。有些工种很特殊,比如叫作“Ébénistes”的工作是专门从事玳瑁、象牙浮雕镶嵌的。这个传统在巴黎从17世纪开始形成,前后几百年,保证了巴黎家具的正统和水准,直到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发生,才有断层的情况出现。
除了巴黎之外,法国的各个行省也有自己的家具行业,并且各有特点,比较大的中心包括了罗瓦河谷(the Loire valley)地区的布拉瓦(Blois)和奥尔良(Orléans),还有上面提到过的里昂、列日(列日属于比利时,但是文化上是法国类型的)。这些行省的家具设计和生产,具有当地民风特色,但是从流行、奢华水平来看,比巴黎要落后几十年。有些特色是只有在行省家具中才能看到的,比如桌子常用弯曲的“虎腿”(cabriole legs)做桌子脚的造型,茶几或小桌面有时用简单的海蚌形(scalloped carving),餐椅有麦穗纹样浮雕,反映农村生活,行省的家具喜欢用髹漆将木头做旧,五金件上人为加工的古铜锈斑亦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