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第2/30页)
德国的柏林皇家陶瓷厂(Royal Porcelain Manufactory, Berlin)在德文中叫作“König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Berlin”,简称“KPM”,是普鲁士皇帝佛列德里克二世[Frederick II of Prussia,历史上被称为“佛列德里克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1763年建立的。这个瓷厂的体制有些特别,是在皇室管理之下,由三个私营瓷厂组成的设计生产系统,德国皇室则向该瓷厂购买产品。18世纪,德国皇家瓷厂主要生产洛可可风格的御用陶瓷,模仿英国的“白金”色系列,为普鲁士皇室专用。这家瓷厂真正出名的作品是1930年代设计出品的乌比诺瓷(the Urbino)、阿卡迪亚瓷(Arkadia)、乌拉尼亚瓷(Urania)。印有钴蓝色的权杖标志和KPM字样。
英国的这一体制,与前述各国又有不同,不是由皇室建立专属工厂,而是皇家向私营工厂定点采购皇室专用的产品,这些工厂除了生产专供皇室使用的产品之外,也生产其他供应市场的产品。从1908年爱德华七世开始,各厂为皇家定制的产品正式印上“皇家”(Royal)字样。
英国的韦其伍德陶瓷公司(Wedgwood & Sons)是一家私人企业,却因为获得英国皇家工艺局订单生产皇家专用瓷器而声名大振,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陶瓷品牌之一。这家公司由英国人约西亚·韦其伍德(Josiah Wedgwood, 1730—1795)在1759年成立。约西亚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试验,成功生产出一种白色和蓝白色的瓷器,称为“珍珠器”(pearl ware),式样是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采用了众多 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的主题,设计得非常典雅。英国夏洛蒂王后(British Queen consort Charlotte of Mecklenburg-Strelitz)因为喜欢这种瓷器,特许韦其伍德冠以“王后御用陶瓷”(Queen's Ware),韦其伍德陶瓷因具有皇家御用地位,而热销整个西方。1774年,韦其伍德工厂为俄国女皇卡特琳娜制作了一组绘有英国风景画的952件套米白色餐具,精致的设计和原创的描绘,更使得韦其伍德瓷器声名大振,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韦其伍德不断探索新类型的陶瓷系列,1760年代后期,他用特殊的工艺生产出了一种细腻无釉的黑色炻器(black basalt ware),质地坚硬,风格古雅,用抛光等技术来仿制古典时代、文艺复兴风格的陶器,颇为特别。用这种技术生产的黑炻器图章、瓷板、胸像、珠宝饰物和花瓶,都成为艺术品被收购。1775年,韦其伍德又推出了碧玉细炻器(Jasperware),这是一种亚光无釉的有色炻器,与黑炻器异曲同工,聘请雕塑家把各种雕像和浮雕花样翻制到碧玉陶器上。这些白色装饰物贴附在陶器的胎体上,与胎体的颜色形成强烈对比,立体浮雕效果强烈。后来,韦其伍德在瓷土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动物骨粉,色泽纯白,有一种半透明效果,就是骨瓷(bone ware),手感润柔轻盈。韦其伍德是利用皇家订货作为品牌方式的成功例子。
英国的皇家度顿公司(The Royal Doulton Company)是一家设计、生产日用陶瓷、陶瓷饰件、陶瓷纪念品和礼品的私营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815年,早期生产陶器,后来逐步转向瓷器。1870年代,公司的第二任主管亨利·度顿将工厂搬迁到特伦特河畔的斯托克镇(Stoke-on-Trent),开始实现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现代化,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1901年,该公司质量精良的产品引起了英皇爱德华七世的注意,他授权度顿公司冠以“皇家”的称号,由此,该公司更名为“皇家度顿公司”。
韦其伍德瓷厂的产品——『浪漫英格兰』(Romantic England)餐具。
韦其伍德出品的碧玉细炻器芝士罐,立体浮雕效果强烈。
此后,公司的扩张和发展更为迅速,在1930年代,又增加了陶瓷人偶和礼品瓷的生产,其中“邦尼金系列”(Bunnykins)、“贝娅特丽克丝系列”(Beatrix Potter)和“小熊维尼系列”(The Winnie the Pooh)等已成为著名的陶瓷收藏品。
现在,皇家度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餐具和礼品瓷器的生产和经销商,产品包括餐具、礼品、炊具、玻璃器皿、首饰,以及灯具和装饰织物等。英国皇室一直是这家公司的长期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