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第16/30页)

2.法国的新古典设计

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最集中的代表是“路易十六风格”(Louis XVI style),和路易十六之前的几个皇帝时期的风格最大的差异,在于以前的弯曲线条为主的设计风格在这个时期开始消退,让位给严肃、端庄、典雅的新古典,路易十六在位最后几年,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已经基本完全取代了巴洛克、洛可可风格,成为主要的皇家、贵族设计风尚。由于和古希腊、古罗马的风格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埃特鲁斯坎风格”(the "Etruscan" style),在家具设计上,除了造型模仿古典之外,也用雕塑细节点缀,用金属、陶瓷装饰。由于法国社会出现了一批新的权贵,对于家具、设计要求特别高,因此法国出现了一类新的企业家,自己不处在家具工匠行会之中,但是仍小心翼翼地遵守行规,通过自己网罗的匠人出品一系列精彩的新古典家具来供应客户,这类人有一个很特别的称号,叫作“定样掮客”(marchands-merciers),法国当时有好几个这样的重要掮客,比如杜瓦(Lazare Duvaux, 1703—1758)、达贵尔(Dominique Daguerre)等。他们可算是最早的设计企业家,根据客户特殊要求组织设计、生产家具。

路易十六风格家具多用直线、几何形式,受古希腊、古罗马家具影响很大,家具设计上细节装饰减少,使用柱形的立柱多,家具楣头用浅浮雕装饰,装饰图案包括橡叶、桂叶卷草、花环、希腊缎带,摆脱了洛可可的阴弱之风,显得比较阳刚大气。据说这对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尼特(Queen Marie Antoinette)影响很大,她曾亲自找那些“定样掮客”为凡尔赛宫里自己的房间定制了一系列小巧可爱的家具。路易十六本人喜欢粉色系列、色彩突出的木料,他在位的时代是法国家具的黄金时代,家具不但大气庄严,也充满了可爱的小品,卷草花纹、枝蔓花丛、天使(cherubs)、花环(wreaths)、扇贝、海螺、海豚、栅格 (latticework)、不对称的图案众多,这个时代的家具一方面有罗马经典的庄严,同时也不乏活泼趣味。

路易十六时期主要设计师是雷瑟奈(Jean-Henri Riesener, 1734—1806),他主持了大部分凡尔赛宫的家具设计和制作,和英国乔治风格相比,法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代表路易十六风格突出的主要是趣味性,通过小尺度达到亲和感。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皇朝,在1793年把路易十六、皇后送上断头台,革命改朝换代,转成共和国,新古典风格因此在法国突然中止了。

经历了法国大革命的动乱之后,拿破仑上台,组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依然崇尚新古典主义,并尤其注重古罗马风格。拿破仑上任至1814年,这段时期的设计风格叫作“帝国风格”(the Empire Style),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后一个风格时期。

大革命以后,法国社会动荡,导致拿破仑在1804年加冕,重新称帝。但他所代表的已经不是旧封建贵族的利益,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建立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制度,并且在法国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作为一个强势君主,他自然希望能通过建筑来彰显他的改革精神——他在位的10多年期间(1804—1815),法国建造了一系列大型的公共建筑,基本是采用古罗马的风格,只是更加宏大化。在这一系列的建筑中,古典风格得到发扬光大,并且呈现出了简洁、明快、理性、庄严的形式,而琐碎的装饰,特别是法国巴洛克以来过分装饰的趋向逐步消失,有些建筑完全是几何形式的组合,如此高度简练的建筑在法国建筑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大量建筑,代表了法国古典主义复兴运动的最高潮,这些建筑凸现了拿破仑对于古罗马建筑的喜爱,也体现了掌握政权之后的资产阶级在建筑上的新要求。

拿破仑时期的大型建筑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内容:

1770年,雷瑟奈为法皇路易十六设计的小柜,既庄严,亦不失趣味感。

雷瑟奈1778年设计的机械桌,桌面可以用手柄控制升降。

法国建筑师伯朗尼阿特设计的巴黎证券交易所,庄严、简洁,一扫巴洛克时期的烦琐和奢华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