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营救(第5/7页)

“兰陵王若入城了呢?”斛律琴心蹙眉道,“当初慕容家出手行刺,若非兰陵王武功高强,只怕被他们得逞了。慕容家的人,却绝对比不上李八百、王远知等人。”

孙思邈心中暗想,这些事情你是意外得知,但像斛律明月这样的人,平生在刀口行走,早就看作是家常便饭,见怪不怪了。

抬头望天,孙思邈喃喃道:“这些日子来,邺城并不平静……”

或许一个不平静,根本不能形容眼下的局面,眼下的邺城可说是波涛暗涌、风雨将至。

他才到了邺城,就掀开了齐国当年灭道的疑案,寇祭司死了,突然有谶语出现,矛头直指斛律明月。

李八百、王远知等道中高手汇聚城外,图谋行刺兰陵王。

先后两拨人刺杀孙思邈,又要挑拨孙思邈和斛律明月交锋。

所有的一切,错综复杂,但其中似又有一根线牵连……

斛律琴心很是诧异,不知道孙思邈怎能还如此淡定,他究竟在想什么?

见斛律琴心焦灼,孙思邈安慰道:“斛律将军身经百战,不会对要发生的事情没有防备的。”

“可是李八百要行刺兰陵王的事情,义父不可能知道的。”斛律琴心担忧道。

“兰陵王回转邺城的消息,本来很少人知道吧?”孙思邈突然问道。

斛律琴心点头道:“当然,树大招风,兰陵王眼下如日中天,想让他死的人绝对不会少,因此兰陵王行踪,一直都是齐国的军机秘事。”

“那慕容家当初怎么会知道,早早埋伏呢?”孙思邈问道。风遗尘整理校对。

斛律琴心一怔,倒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半晌才道:“或许他们一直留意兰陵王的动静吧?”

“最近三年来,行刺兰陵王的人可多吗?”

斛律琴心想了许久:“似乎没有几件……”在她印象中,兰陵王一直风光无限,在齐国极高威望,倒的确少闻被刺一事。

“按照你所言,要想暗算兰陵王的从来不少,为何偏偏只有慕容家知道他的行踪,提早埋伏?”孙思邈问道。

斛律琴心不解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孙思邈并未回答,沉思道:“李八百怎么又能肯定兰陵王的行踪呢?”

这些都像是无关轻重的细节,但孙思邈显然颇为看重,因为他知道迷雾重重,这些细节却能推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斛律琴心微凛:“你是说,兰陵王身边有细作,泄漏了兰陵王的行踪?”

孙思邈目光一闪,喃喃道:“这当然也是一个可能。”

斛律琴心忍不住问道:“那还有什么别的可能?”

“兰陵王若回邺城,依你看,会走哪里?”孙思邈问道。

“他从衡州回转,应走南城门。”顿了下,斛律琴心补充道,“上次他从洛阳回转,走的也是南城。”

孙思邈喃喃道:“看来我们只能试试了。我去南城门看看,你留在这里就好。”

他才要起身,就被斛律琴心一把抓住道:“……我和你一起。”她伸手抓住孙思邈的衣袖,很紧,不肯放松,脑海中突然又回忆起当初和孙思邈跳崖那一刻。

她这次没有回避孙思邈的目光。

孙思邈看了她半晌:“你心蛊未清,奔波伤神,对病情不利的。”

斛律琴心执着道:“有些事情,比命还要重要。”她秀眸凝波,少有地盯着孙思邈的双眼。

孙思邈却移开了目光,看了眼抓他衣袖的纤纤五指,点点头,和斛律琴心并辔上马,向城南驰去。

兰陵王若入邺城,必声势浩大,《兰陵王入阵曲》全城尽闻,二人始终不闻乐声响起,心中微松。

斛律琴心周身疲惫,但精神却足,和孙思邈并辔而走,虽担心兰陵王遇到暗算,却又希望这条路一直就这么走下去。

孙思邈人在马上,一直想着心事,突道:“你虽跟着斛律将军有些时日,可显然并没有参与当初灭道一事了?”

“当然了。”斛律琴心微笑道,“当初灭道伊始,我还未出生呢。”

“因此你对北天师道知道的也不多?”孙思邈又道。

斛律琴心点点头:“我能行事的时候,齐国已难见道人了,我当初奉令……跟踪你的时候,才开始对道中一事有所了解。”

知道孙思邈并非闲谈,定有所指,斛律琴心又问:“你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