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谜案(第6/8页)

“武定七年八月,高澄从前线凯旋而归到东柏堂休息。”说到这里,孙思邈停顿了片刻,补充道,“东柏堂是高家当初在邺城的一处产业,庭院里种着各式各样的菊花,高澄每年秋季必到那里赏菊,但奇怪的是,他每次到那里,护卫都要少上许多,只带几个贴身跟随,而兰京就在那里为他准备膳食。”

斛律琴心听到这里,微蹙下秀眉,知道高澄就是那时候死的,更用心倾听。

孙思邈继续道:“听闻高澄到了东柏堂后,让那几个侍卫守在堂外,只找兰京送上膳食……”

那段往事极为混乱诡异,斛律琴心对此所知不多,但听到这里终于听出了问题,心想高澄这般人物,可说齐国至尊,就算喜欢饮食,和一个厨子兰京如此亲近似乎也有点不同寻常。

想到这里,她心中突有一分厌恶,竟不愿再想下去。

孙思邈脸上又有了迷雾:“不过当时因为高澄受禅在即,贴身臣子崔季舒一直准备他称帝一事,一听他回到邺城,立即带几个臣子去东柏堂相见……”

终于停了下来,孙思邈望向刘桃枝道:“我说的这些事情,可有纰漏吗?”

“没有。”刘桃枝简洁道。

“那剩下发生在东柏堂的事情,不知阁下是否可说说?”孙思邈目光如电,盯着刘桃枝道。

斛律琴心轻蹙娥眉,不知孙思邈的用意。孙思邈对刘桃枝好像也有兴趣,可她对刘桃枝知道的并不多。

她仅知道这个刘桃枝自高澄死后没几年,好像就一直在斛律明月身边,极为神秘,她一直不知道这人的真正底细。

刘桃枝看向斛律明月,他看起来像斛律明月的影子。

厅堂死寂,有如当年那场杀戮后的尾声。

斛律明月还在看着冼夫人的画像,他什么都没说。

斛律琴心突然有些奇怪,她知道对于齐国的往事,谁都没有斛律明月知道得多,可为何斛律明月不亲叙当年发生的事情,非要找刘桃枝来说呢?

“东柏堂如今已经没有了。”斛律明月终于道。

众人均是一怔,不知道斛律明月说这闲事做什么。

孙思邈四下看了眼,缓缓道:“若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就是东柏堂!”

众人一震,突然感觉浑身发冷,才知道当年血案就发生在此地,却怎么也料不到斛律明月居然住在当年高澄被杀的地方。

斛律明月身影没有丝毫颤动,冷冷道:“不错,这里曾经是高柏堂,但如今没有菊花,什么都没有。”他似情绪激动,但转瞬意识到这点,恢复平静道,“桃枝,你说吧。”

刘桃枝应了一声,这才道:“当时兰京已给文襄帝上了几道酒菜……崔季舒等人来的时候,文襄帝毕竟把军国大事放在第一,因此让兰京暂时退下。”

他说到这里,声音有分古怪,更显嘶哑。

“按照崔季舒事后所言,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兰京再次入内,要给文襄帝送菜……”

“崔季舒说,文襄帝当时再次喝退兰京,对他们说,昨晚曾做一梦,兰京竟用刀砍他,怀疑兰京要对他不利,因此想处死兰京。”

“崔季舒又说,兰京退出堂外不过片刻,随即就带六个家奴冲进来,对文襄帝说,我要杀你!”

“崔季舒后来说,那六个家奴冲来,气势汹汹,当时和文襄帝议政的都是文臣,有一人护文襄帝心切,挡在文襄帝之前,被砍成重伤,他慌忙躲避,逃了出去,这才免除一死。”

斛律琴心听得皱眉,不解刘桃枝述说的时候,为什么每次都带个崔季舒?

一口气说了这些,刘桃枝缓慢又道:“后来……文襄帝就死了,崔季舒后来也死了。”

顿了片刻,刘桃枝又道:“当时文襄帝的弟弟——也就是文宣帝闻讯从城东双堂赶到,将兰京和六个家奴斩首,这就是当年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他说到这里,闭口不言。

可就算斛律琴心都发现问题所在,当初高澄被刺是个疑案,崔季舒是幸存的活口,真相由崔季舒述说并没有问题,可刘桃枝为何着重强调这点?

孙思邈笑笑,“阁下辛苦了,之后的事情,倒可以由我来说了……不知阁下是否反对?”

刘桃枝不语,没有人反对。

日渐西斜,照得厅外屋顶的皑皑白雪晶晶闪亮,但厅中却有阴影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