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5/11页)

老赵叹息着走了,伊万向秋月她们走去。

秋月惊异地看着伊万,小玉惊魂未定,浑身哆嗦:“小……小姐,伊万先生是人还是鬼?”

伊万在路旁摘了一束野花,敬献在秋月亲人的坟前,鞠躬致意。

“伊万先生,您……”秋月探询地看着他,伊万疲惫地坐下:“我一路上用各种办法躲避追杀赶到这里,我记得今天是您家人的忌日,我猜想一定会在这里遇到您。”

秋月的眼睛一亮:“见到杨大人了吗?”

伊万低下头,沉默不语。那天深夜从暗道里出来,伊万就迷了路,待到天亮之后他费尽心思又摸回旧道观时,只见院子里有一大摊血迹,却未见杨宪基的人影,伊万的心不觉一沉,他从血迹判断,杨宪基凶多吉少。离开旧道观,伊万没敢再到村子里去,他询问了路边一个干农活的老人,老人告诉他,早上看见两位僧人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朝坟地那边去了,伊万这才怅然离去。

吃过早饭,张幼林来到母亲的卧室,叙说了昨天的事,张幼林十分不满:“我叔儿他怎么能这样儿啊?这不是明摆着为难秋月姐吗?”

“唉!”张李氏叹了口气,“他这个人,除了养虫儿、玩鸟儿一门儿灵,别的就都甭提了!你去告诉秋月,嫁与不嫁看她自个儿的意思,这跟张家和郑家上辈人的事儿没关系,跟荣宝斋的买卖更没关系,荣宝斋就是关门儿歇业,也不能让秋月嫁给她看不上的人!”

张幼林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

张李氏思忖着:“除了杨大人,秋月还有别的人吗?”

“有个叫伊万的俄国人对她不错。”

“伊万?这名字听着耳熟啊,还是个俄国人……”张李氏紧张起来,“呦,是不是在银行里当差呀?”

张幼林摇摇头:“不是,在俄国使馆,他们在南京的时候就认识,伊万一直对秋月姐情有独钟,可秋月姐看上了杨大人。”

“不在银行里当差就好。”张李氏这下放心了,张幼林感到诧异:“妈,这跟银行有什么关系吗?”

“唉,你不懂,就别打听了。幼林哪,杨大人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伊万要是追得紧,秋月会不会动心呢?”

“这就难说了,可我觉得秋月姐会一直等着杨大人。”

“贝子爷那边要是纠缠不放呢?”

“秋月姐要是不愿意,他贝子爷总不能愣抢人吧?妈,没什么好怕的。”

张李氏忧心忡忡:“唉,秋月也是红颜薄命啊,她这份儿漂亮是福也是祸,老这么悬着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儿来,你再跟我过去一趟。”

张幼林站起身:“妈,街上这么乱,您就别动弹了,我去就行,我把您的意思跟她再念叨念叨。”

“也好,还是劝劝她,搬过来住吧。”

张幼林已经走到了门口,张李氏又叮嘱一句:“你路上留神,直来直去。”

“知道了。”张幼林答应着迈出了门槛。

返回的路上,又到了城门口,赵禄挥手示意停车,小玉歪着脑袋问:“赵大哥,刚才不是查过了吗?”

“洋人什么招儿都使得出来,我们这是防备万一。”

藏在车厢里的伊万紧张起来,犹豫着是否要出去,秋月示意他别动,轻轻地撩开帘子,探出头来对把守城门的几个人嫣然一笑:“大哥辛苦了,洋兵什么时候过来呀?”

赵禄的同伴们呆呆地看着秋月,其中一人回答得结结巴巴:“说……说不准。”

“那我们快快赶路了?”

“赶路,赶路……”赵禄拉开同伴让开了大路,马车不紧不慢地进了城。

几个人目送着马车,不知谁冒出一句:“嘿!这娘们儿真他妈漂亮,皇上的娘娘也不过如此吧……”

张幼林在秋月家门口百无聊赖地徘徊着,一队义和团从门前经过,三郎从队伍里走出来:“张少爷!”

张幼林打量着三郎这身装束:“你也入义和团啦?”

“嗨,我们家大人让我去的,自打街上一开始杀人,我们家大人就吓得不敢出门了,天天晚上听我给他讲外面的事儿,我也乐得跟义和团一块儿围教堂、打洋人,嘿,我们在天主教北堂挖地道、埋地雷,还用‘大力穿屋’烧这帮孙子,甭提多过瘾了,比在府里窝着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