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照片的往事(第3/9页)

“伏尔泰、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贝多芬、萨德侯爵、莫扎特、腓特烈大帝、华盛顿、富兰克林、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无数共济会会员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闪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

“文艺复兴之后,大多数人仍十分愚昧,只有石工掌握着自然科学和几何学的秘密。根据这些知识,他们知晓了人只不过是神‘不完善的复制品’的真相。石工们开始传播人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克服自身精神和肉体上的缺陷,回归神的领域的真相。但是,他们的传播引来了大势力的灭杀,所以后来这些石工们不再将伟大的学问透露出去。他们改变方法,组成秘密结社,采用口令暗号和秘密握手的方式表示身份。同时他们有明确的等级制度,区分在团体中的级别和职务。

“这些‘自由石工’在耶路撒冷建造了所罗门王的神殿,在中世纪为基督教徒建造教堂和各种大型石造建筑。石工严守组织的秘密,在建筑工地旁开设的集会所进行聚会,交流知识,互相称为‘兄弟’,奉行兄弟友爱、同舟共济的原则。

“共济会基本上是专业人士的集合,同时也肩负着保存专业知识的责任,包括建筑的秘密、数学、炼金术等。这些密藏的资料被查获后可能导致整个组织被视为叛教集团,导致全部的成员都受牵连处理。所以,这些组织不仅有严格的入会认证限制,甚至许多秘密都必须要等到成员达到某种层级之后才能够获得。更何况,这些秘密本身就被复杂的密码和责任制度层层保护。再有,这一类的秘密组织一直是伴随着西方文明成长起来的。”

老潘听徐子晴说到这里,已经不是一蹦一蹦的,而是浑身不由自主地发抖。徐子晴虽然年纪小,却有着跟她的年纪非常不匹配的阅历和经验,成熟老道,善于察言观色。看到老潘这样,她又噗嗤一笑。

“我想,你心里都有了答案,不用我跟你多讲了。”

老潘摇了摇头,“不可能,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是并行发展建立的。”

“共济会不古老吗?圣经上记载的所罗门神殿建成于公元前957年。但我可不是说墨家是中国的共济会,你误会了。

“古往今来,共济会始终都在关注全世界独具匠心的创造者和科学家,墨子刚好以他震惊世界的杰出成绩排在共济会关注名单的前列。共济会的目标,其实是找到墨子的秘密,弄明白为什么他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精神不灭。在中国,像您和罗教授一样的大有人在,两千多年,这些人仍然那样迷恋着墨子,热爱墨家。这正是共济会一直寻找的匠人精神的秘密。

“当然,我们还听说墨家有‘一府二宝三籍四术’,其中融合了中国流传数千年的法术,这更让共济会感兴趣。也许这‘三籍四术’和墨子的秘密,可以给我们关于回到神域问题的最佳解答。”

徐子晴说完,从包里掏出一个牛皮口袋推到老潘眼前。老潘打开口袋,里面掉出几打照片,分别用红色丝绸精致地捆绑在一起。

“这是什么?”老潘奇怪地问。

“你看看嘛。”徐子晴把手摊在胸前真诚地说。

老潘打开第一捆,这是一些中国古建筑工程的实拍照片,其中有秦始皇时期修建的灵渠、花山谜窟、现存最早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秦始皇陵等耳熟能详的中国建筑奇迹。

“这些都是墨家大师的杰作吧?”徐子晴嘴角露出了一个狡黠的微笑看着老潘,她并没有想到,其实老潘不知道这些。

“这不能说明什么!。”老潘不动声色地看着徐子晴,想着这丫头就是一个金矿啊!怎么对付这城府颇深的小丫头,才能套出她所知道的全部东西呢?

“那你继续看啊。”徐子晴毕竟年轻,被老潘的激将法击中,有点着急地催促他。

老潘打开了第二捆照片。

照片上是一个美国人跟一个汉族老人的合影,背景是一个村庄。

“这是在南美洲汉人村拍摄的,里面住的是墨家后代。”

“不可能吧!”老潘拍案而起,心想罗教授的猜测居然对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墨家派出了几波外放灵子前往不同的地方,徐福是日本,还有前往韩国,甚至美洲的。罗教授解释墨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新区域,保存墨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