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僵局,1945~1953(第11/24页)

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苏联的这些军事计划把德国变成了主战场,从而大大提升了民主德国的战略地位。随着雅尔塔国际秩序的瓦解和斯大林与毛在远东采取革命激进主义,这种新的形势预示着苏联的对德政策需要有所改变。起初,民主德国是被排除在这场紧急的军事动员和生产运动之外的。斯大林仍想利用德国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去实现各种政治目标:扩大北约内部的分歧;拖延并干扰西德重新武装的过程;为在东方的备战做掩护。苏联宣传人员对几位纳粹时代的将领参与西德军队的创建工作大肆渲染。1951年9月,斯大林和苏共政治局指示德国社会统一党的领导层给西方列强出点难题——建议举行“全德选举,以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和平的德国”。这是个宣传性的试探。克里姆林宫从来没打算举行这样的选举,因为共产党人肯定会输掉这种选举。

东德领导层以其一贯的笨拙开展了这场运动。就如诺曼·奈马克和霍普·哈里森(Hope Harrison)两人所言,民主德国的各位领导人不过是莫斯科的意志的工具和传达者。他们暗中想把民主德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就是像在中欧其他国家一样,搞清洗和改造。临时政府的角色——把与西方的谈判拖下去——对他们毫无吸引力。而牵涉到西德武装力量的欧洲防务共同体(EDC)计划给了乌布利希及其同事以新的理由,要求民主德国全面融入共产主义政治军事集团。特别是在1952年初,他们试图利用西方列强即将签署提升西德主权的协议(“一般性条约”)和欧洲防务共同体协议的机会,要求莫斯科采取行动。

苏联在东德的占领当局[1949年10月,苏联驻德军政府更名为苏联管制委员会(SCC)]——瓦西里·崔可夫(Vasily Chuikov)将军和弗拉基米尔·谢苗诺夫认为,为了应对西方出现的新形势,关键是要加强民主德国的合法地位并使其领导层显得独立于苏联。然而,取代莫洛托夫担任外交部部长的安德烈·维辛斯基并不想有任何大动作。甚至对于东德人得到的“一般性条约”的复印件,他也怀疑其真实性。外交部送呈政治局的备忘录继续把民主德国当作“战败国”的一部分看待,反对承认它是行动者而不是德国和约的接受者。显然,最后一点说明,即便是在朝鲜战争期间,在苏联领导层当中仍然有人认为,雅尔塔的国际框架让苏联拥有在德国的合法存在。在莫斯科的外交界和军界,承认民主德国主权的愿望并不强烈。

斯大林仍然拒不承认——也许就连他自己也不相信——在德国问题上,苏联已经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受苏联管制委员会报告的影响,他决定在争取德国统一的运动中再上演戏剧性的一幕。1952年3月10日,他给西方三大国发布照会,提出签订和约的新条件。未来的德国将通过自由选举产生并保持中立,但要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可惜的是,对于斯大林当时的想法,现在没有任何第一手的资料。不过,按照他先前的政策,几乎可以断定,这是想再次搬出苏联关于德国统一的那一套语无伦次的宣传,以破坏西方的同盟并在西德人当中挑拨离间。长期以来,奥地利一直受到德国问题和苏联军事计划的绑架。对苏联有关奥地利的计划的详细分析也显示,当时,克里姆林宫的外交只不过是为备战做掩护。但苏联人的新倡议未能对建立欧洲军队的计划造成影响。西方各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很快就拒绝了这份照会,认为它是宣传。

在照会遭拒数日之后,1952年4月7日,斯大林向东德共产党各领导人透露了他的真实意图。他说,民主德国现在可以加入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备战工作中。对于受过反战宣传的东德青年,现在必须教育他们,要为“保卫”自己的国家、防止西方侵略做好准备。“不管什么样的军队,只要你们有了,”他对东德人说,西方列强“跟你们说话的方式就不同了。你们会得到认可和关照,因为所有人都喜欢力量”。斯大林建议成立一支综合性的东德军队:30个师的步兵和海军陆战队,一支空军,一支潜艇舰队,再加上数百辆坦克和数千门大炮。这支军队将被部署在西部边境。在这些力量的后面,斯大林打算部署苏联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