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第6/9页)

[16]

布什愉快地告诉这些一直饱受煎熬的乌克兰裔美国支持者,他的政府已经决定承认乌克兰独立。他还说明美国不会立即承认,但是人们都没听进去,大家只听见了自己最想听到的话——美国终于要承认了。参加会议的人终于可以将这个好消息确切地告诉他们在乌克兰的朋友以及其他乌克兰裔美国人了,那些人曾批评他们在共和党总统似乎力挺戈尔巴乔夫、出卖乌克兰之时,竟然还坚定地支持共和党。离开白宫后,这些群众领袖争相告诉记者,布什承诺美国“欢迎乌克兰独立”,并且承认“推进”这项工作。《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可是,没有提到日程安排。”[17]

布什愿意承认乌克兰独立的新闻很快得到一位白宫官员的证实,他在非正式场合提到,决定是在前一天的白宫会议上做出的。他指出,这一决定是之前切尼和贝克所持立场的折中方案。贝克再一次在乌克兰独立问题上取胜,他批评乌克兰裔群体领袖和媒体忽视“我们立场的微妙”。乔治·布什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很遗憾此事泄露给了媒体。但是此前与贝克一样持谨慎态度的盖茨在回忆录中仅仅写下,“因事态发展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取代了原则”。他没有谴责乌克兰裔美国人领袖将此事泄露出去。

实际上,乌克兰裔美国人领袖在会后告诉媒体之事,并没有出乎布什及其顾问的意料,鉴于政府在政策上的这一大调整,媒体也不会对政府立场的细节问题吹毛求疵了。共和党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州失去了一个保险席位,布什自己的民调支持率也在下滑,东欧族裔选民大声地发泄自己的不满,白宫不能再维持之前对戈尔巴乔夫的支持了,何况他现在只不过被斯考克罗夫特称为“中央的幽灵”。这次变化,对于布什本人来说并不情愿,但从政治上看是有必要的,是迟早得做的事。戈尔巴乔夫失势了,不幸的是他可能把美国总统也拖到政治深渊。这一泄密不仅立即得到白宫的证实,白宫方面还提供了更多关于决策过程的细节,这是告诉全国和全世界美国外交政策大转变——放弃戈尔巴乔夫及其联盟计划——的一个便捷方式。这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没有人事先同戈尔巴乔夫商量,也没有人提醒他会有这个声明。严格地讲,那也不算正式声明。[18]

11月30日,在白宫泄密三天后,也就是乌克兰公投的前一天,布什总统致电戈尔巴乔夫,解释美国政策的转变,戈尔巴乔夫也早已知晓。这场谈话是两位领导人都不愿进行的。当戈尔巴乔夫的助手切尔尼亚耶夫告诉他,布什要与他通电话时,戈尔巴乔夫不悦地问:“什么事?”他告诉切尔尼亚耶夫,“我不接。”在犹豫了一会儿后,他同意接这个电话。“我在哪儿,就让他们把电话接到哪儿吧。”戈尔巴乔夫觉得自己被美国总统出卖了。美国白宫的泄密破坏了他正在进行的反乌克兰独立活动,而他本来曾得到布什和其他西方领导人的全力支持。现在西方支持的幻象突然消失,原来不过是一场骗局,这将更加激励乌克兰人去投票并推动乌克兰走向独立。[19]

戈尔巴乔夫的翻译官帕拉日琴科最先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听到这个消息。“不管布什的决定有什么样的细节内容,”他告诉切尔尼亚耶夫,“这个声明都是一个真正的打击。”切尔尼亚耶夫表示同意。他代表戈尔巴乔夫草拟了一份公开声明予以回应,宣布华盛顿的消息“引起了困惑”。这份声明在莫斯科都没有达到任何目的,更别说华盛顿了。原本效忠于戈尔巴乔夫的《艾泽斯提亚报》在头版对该声明进行了批评。文章的作者认为,尽管华盛顿泄密确实是在公投前对苏联事务的干涉,但是戈尔巴乔夫公开驳斥白宫毫无意义,因为民调显示超过80%的乌克兰人都支持独立。这篇文章旁边就是一篇题为《乌克兰:还有一天磨难就会获得自由》的文章。如果还有人没跟得上形势的话,这个人就是戈尔巴乔夫,而不是布什。但是切尔尼亚耶夫对他的杰作非常自豪,认为戈尔巴乔夫的声明起了效果,促使布什于11月30日给被他抛弃的盟友打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