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帝国(第5/8页)
不知鲁兹科伊和他的同事希望在基辅受到怎样的接待,不过肯定不是这种。代表团成员斯坦科维奇后来回忆:“在基辅,有半天时间他们都不让我们下飞机,质问我们到这个独立国家来的目的是什么。”鲁兹科伊号召斯拉夫人要团结,并且声明此行的目的是就乌克兰宣布独立一事制定俄乌关系发展的纲要。
直到代表团作出保证,他们才被带到议会。然而,迎接他们的并不是由前共产党员占据主导地位的议会主席团,而是民主派领导人。索布恰克和斯坦科维奇发现坐在桌对面的是来自乌克兰民主阵营的老朋友和同盟者。后者试图说服这些俄罗斯代表,独立后的乌克兰绝不是共产党的避风港。斯坦科维奇向接待委员会的成员作出承诺,莫斯科代表团并不打算提出领土问题,也不会质疑乌克兰作出独立决定的权利。他的保证打破了坚冰。[16]
俄罗斯代表和苏联议员与乌克兰民主代表举行会谈后,又和克拉夫丘克率领的乌克兰官方代表团坐下来进行了商谈。他们的会谈持续至深夜。代表们不停地走出会场,告诉聚集在议会大楼周围的人群,谈判进行得如何,试图以此平复民众的情绪。索布恰克想绕开顽固的带头者,直接向人民呼吁,这么做的后果却很严重。当他对人群说:“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吧,这很重要。”民众回应他的口号是:“不!”“可耻”“乌克兰不要莫斯科!”
午夜过后,克拉夫丘克和鲁茨科伊终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告他们会谈的情况,结果令乌克兰领导人很满意。双方同意建立应对过渡和商讨经济协议的联合机制。乌克兰人很高兴看到这个结果,但是俄罗斯人却深感失望。斯坦科维奇回忆说:“谈判进行得很艰难,我们未能达成成立联盟的方案。”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找到彼此作为同一个国家继续存在下去的共同基础,对于苏联的未来而言,这可真是一则坏消息。苏联两个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不能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彼此共存于一国的方案。时间将会证明,即使是乌克兰人同意的协议也是暂时的——基辅的政治家已经开始寻找另一种、后来被称为“文明离婚”的方案。[17]
在基辅,那场进行至深夜的谈判虽然让斯坦科维奇深感失望,但是却鼓舞了纳扎尔巴耶夫,他正在为俄罗斯接管苏联政府而焦虑不安,因为他想要掌控自己国境内的苏联军队。那天,这位哈萨克斯坦领导人给叶利钦拍去了一份电报,让鲁茨科伊代表团也到哈萨克斯坦来一趟。电文如下:“鉴于到目前为止,没有文件清楚地声明俄罗斯放弃对自己邻国的领土诉求,哈萨克斯坦的社会抗议正在与日俱增,结果将难以预料。这种局面可能会促使共和国采取类似于乌克兰的措施。”这份威胁要以乌克兰为榜样,直接宣布独立的电文出自另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它确实奏效了。鲁茨科伊、斯坦科维奇和索布恰克给飞机加油之后,不是飞回莫斯科,而是继续向东飞去。他们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一份类似于在基辅发表的宣言。在鲁茨科伊和纳扎尔巴耶夫共同召开的记者会上,鲁茨科伊向记者们保证,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18]
俄罗斯的官员不论是在基辅还是在阿拉木图,都把沃夏诺夫的声明看作是流氓政客的言论,竭力与之撇清关系。事态的转变使缺乏政治经验的新闻秘书惊讶不已,他后来写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奇怪的感觉:我打开电视,听见鲁茨科伊和斯坦科维奇正在对集会的基辅人发表讲话,他们句句诅咒:“你们放心,那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新闻秘书会受到惩罚的。”我焦急地等待着鲁茨科伊回到莫斯科。我到他的办公室问他:‘沙夏,你为什么让我做替罪羊?’副总统拿了瓶酒放到桌上:“啊哈,帕维尔,孩子,我能怎么做呢?这是你我必须要干的脏活。”
不仅仅是鲁茨科伊和斯坦科维奇,就连叶利钦本人在达成了这些协议后,也试图将自己和这次失败的政治行动撇清关系。沃夏诺夫后来记起来:“只有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给我打了电话,在我们相识与合作的这么多年里,他从未如此严厉地对我说话。‘你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既然话已经说出去了,我就应该闭口不提,最后,我只好装聋作哑,仿佛在任何场合都未曾提到过争议领土这回事。”一切后果都让沃夏诺夫承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