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丧钟敲响,李唐王朝终归西(第3/10页)

李儇即位后,马上就提拔田令孜当枢密使,田令孜就这样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宦官,摇身一变成为四贵之一,四贵就是两枢密使和两神策军中尉。没过多久,李儇又提拔田令孜为神策军中尉,也就是禁军统领。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李儇,将政务全部委托给田令孜,称田令孜为阿父。田令孜凭借小皇帝李儇对自己的充分信任,成为当时朝廷里的中心人物。

田令孜手中掌握了大权,任命官吏或者赐予爵位,不需要向李儇汇报,自己就可以决定。所以,如果有人想做官,就得给田令孜行贿送礼。田令孜还竭力培植自己的党羽,让他们各统一军,号称随驾五都。田令孜有个哥哥叫陈敬瑄,地位十分卑贱,曾经是个卖烧饼的师傅。崔安潜镇守许昌的时候,田令孜为哥哥讨求兵马使的职务,兵马使可以掌握军队,十分有权力,但是崔安潜没有答应。田令孜就让哥哥在左神策军供职,只过了短短几年又把他提升到大将军的职位。田令孜为了培养自己的亲信,向李儇奏请让陈敬瑄和左神策军大将军杨师立、牛勖、罗元杲等人镇守三川。李儇喜欢玩乐,他让这几个人击球来赌三川,以赌球的输赢名次来任命封疆大臣。最后陈敬瑄得了第—名,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代替西川节度使崔安潜的职务,杨师立为东川节度使,牛勖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陈敬瑄的任命消息传到了成都,人们都十分惊讶,不知道这个陈敬瑄是何许人也。

当李儇还在成都的时候,护驾的除了身边的侍卫,还有当地的蜀军。最初,田令孜对护驾的军队和蜀军同等看待,但是等到局势安定下来后,就不再看重蜀军了,很多恩惠赏赐都取消了,蜀军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待遇越来越差,而护驾的军队不仅粮饷多,衣食住行也好,于是怨声载道,很多人开始抗议。为了稳定局面,田令孜特意为蜀军的将领举行了一场宴会,这次宴会的酒杯都是金子做的,喝完酒,田令孜把这些杯子都赏赐给了蜀军将领,想要收买他们。但是有一位叫郭琪的将领却没有收,而是跟田令孜建议提高蜀军士兵的待遇。田令孜十分生气,觉得他不识抬举,质问他有何功劳敢提条件。没想到郭琪竟然真的列举了自己的赫赫战功,让田令孜无言以对。田令孜怒火中烧,但是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假装热情地给郭琪倒了一杯酒,要他一定要喝下,郭琪知道这杯酒一定有问题,但是又不好不喝。喝完酒之后,他立刻借口去厕所,出去吐出了毒酒,才保住了性命。郭琪见田令孜如此狠毒,率领自己的部下造反,田令孜派军队反击,郭琪寡不敌众,逃出了成都,用计诈死,避开了田令孜的追击。

因为田令孜太过猖狂,一个叫孟昭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了,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奏折里抱怨皇帝太过信任宦官却疏远外臣。但是这封奏折皇帝是看不到的,第一个看到的人是田令孜,田令孜暗中截下了这封奏折,把孟昭图贬出了成都,派人在路上害死他。

黄巢起义后的几年,在朝廷军队的联合进攻下,连连溃败,逃出长安。田令孜把收复长安的功劳记在宦官的头上,说是宦官杨复光请沙陀首领李克用进军长安,才把黄巢打败,长安才得以收复的。在平定叛乱中冲锋陷阵的中书令王铎却被说成是讨伐黄巢久战无功,贬为义成节度使。尽管田令孜向着宦官杨复光,但是又怕他的功劳太大,日后会对自己产生威胁,所以故意减少对杨复光的奖赏,夸大自己的功劳,说是自己一直悉心保护传国玉玺,对保卫大唐江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还指使宰相和藩镇为自己请功加赏,于是李儇就大大赏赐了田令孜,给他升官进爵。

大权在手的田令孜骄横跋扈,连皇帝都敢管,李儇不能有自己的决断,事事都得听从阿父田令孜的指令。李儇忍无可忍,终于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黄巢之乱平定后,唐僖宗李儇回到了长安。当时的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在战争中形成,藩镇不再向朝廷上供,朝廷的庞大开销与财政收入发生了严重的矛盾。田令孜想通过剥夺藩镇的利益来解决矛盾,但是却激起了藩镇与朝廷的更加严重的冲突。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独占境内安邑、解县两盐池之利,每年只献盐三十车以供国用。田令孜建议李儇将两座盐池收归国有,让他当盐使,把所得的利润供应军队的开支。但是王重荣不愿意交出盐池,于是上书抗辩,说田令孜离间君臣关系,列举了田令孜的十大罪状。田令孜派出军队讨伐王重荣,王重荣向李克用求救,两个人一起上书李儇请求处死田令孜,但是李儇没有同意。李克用率领军队攻入长安,大肆烧杀抢掠,长安城在被黄巢焚烧后,又一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李克用与王重荣再一次上书,以退兵为条件请求李儇处死田令孜。李儇见情况越来越糟糕,重新起用了杨复恭为枢密使。虽然李儇因为过去的情谊没有杀了田令孜,但是已经不再信任田令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