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7/11页)
马临深怔了一下,立刻转头盯向马汉山:“还不把你的爪子缩回去!找死也不是这样找法!”
马汉山这才将两只手掌缩了回去,却依然一副不怕砍头的样子。
曾可达这时清醒地将目光转望向了崔中石,其实在打击马汉山的气焰时,他的目光从来就没有忘记观察崔中石。马汉山今天如此狗急跳墙,显然是仗着背后有十分复杂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牵涉到最上层财团的经济利益。何以昨天方步亭在,马汉山十分老实,今天崔中石来了,他却一反常态?
曾可达准备进攻崔中石这道防线了。
他没有立刻进攻,而是先望向方孟敖:“方大队长,你刚才在哪里找到马汉山局长的?”
方孟敖:“北平我也不熟,那条街叫什么名字?”他转问马汉山。
马汉山对方孟敖依然客气:“前门外。那里就是民食调配委员会火车调运粮食的地方。”
曾可达仍然望着方孟敖:“方大队长,你是在调运粮食的地方找到他的吗?”
马汉山望向了方孟敖。
方孟敖:“他说是,那就应该是吧。”
马汉山突然觉得这个方大队长要通人情得多,立刻说道:“像方大队长这样认真负责通情达理,鄙人和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一定好好配合工作。”说着又望了一眼曾可达。
这是真跟曾可达叫上板了。
曾可达不再看他,面容十分严肃地望着方孟敖:“方孟敖同志,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北平一二百万最苦难的同胞要靠我们给他们一条活路。下面五人小组要展开调查,无论问到谁、查到哪条线,希望你都能理解。”
方孟敖立刻听懂了他的意思,下意识地望向了崔中石,然后转对曾可达:“我的任务我清楚。不是我的任务我也清楚。曾将军没有必要打这个招呼。”
“那就好。”曾可达先做了这一步工作,然后向崔中石的进攻开始了。
曾可达:“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自4月成立以来,物资的购买管理发放和调拨都是由常务副主任马汉山亲手管理。昨天我们请教了方步亭行长,明白了中央银行拨来购买物资的款项都是由央行北平分行金库副主任崔中石先生一手走账。现在,两个具体的经手人都来了。我想问崔副主任,你的账目能不能向五人调查小组做一个详细具体的汇报。”
这时第一个暗中紧张的人是王贲泉了,他立刻睁大了眼望着崔中石。
马临深也很紧张,但有王贲泉在,他可以观望。
崔中石慢慢站起来,竟先望向那个副官:“拜托,把我的椅子也撤了。我不能让马局长一个人站着。”
当时国民党官场流行一条规则,跟黑道江湖差不多,曾被杜月笙总结为“吃两碗面”。一碗是场面,一碗是情面。无论何时,只要能顾全场面,讲个情面,大家都会高看一眼,遇事往往抬手,放你过去。
崔中石虽是金融界的,可交道都是打在官场,这时先端出了“两碗面”,人虽站着,脚下踏的却是不败之地。
第一个感激的当然是马汉山,望了他一眼,公然说道:“谢谢!”
马临深和王贲泉自不待言,立刻投以赏识的目光。
杜万乘也不无佩服地点了点头。
为难的是那个副官,又望向了曾可达——崔中石那把椅子撤还是不撤?
曾可达却又望向了方孟敖,发现方孟敖这时的表情有些异常。
方孟敖没有看崔中石,望向一边。对崔中石此举并无别人的那份赞赏,倒有几分不以为然。
曾可达看在眼里,对那副官:“给马局长也搬把椅子吧。”
副官搬来了一把椅子。
曾可达:“崔副主任,现在可以说了吧?”
崔中石依然站着:“我不知道该怎么说。现在是国家战争时期,我们央行不得已要执行国府下达的额外任务。杜总稽查是经济学专家,王主任秘书更是我们的金融专家,你们知道,银行是负责市场金融流通的,可现在无论是货币和物资的流通比例,还是支撑银行货币的压库黄金,我们的金融都无法流通了。民食调配委员会也好,物资管理委员会也好,实行的都是管制经济。凡是管制经济就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说得清楚的。今年4月份开始,民食调配委员会和物资管理委员会的账是都委托我们代管。可请五人小组的长官们听清楚了,我们只是代管走账,具体的物资我们可是连看都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