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绝世忠勇不值钱(第3/10页)

战争开打快3年了,有经验的人一听就知道,李元昊又想骗人。这个党项无赖,他就不懂打仗也有人品。就像做贼,有鼠摸狗盗之小贼,也有窃国拦路的豪强。

但超长的国境线,各府州郡散布其间,谁知道他要打哪儿?这次很运气,李元昊在八月间突然掉头扑向了府州。府州,这可真是没话说,河北三城,麟、府、丰三州鼎立,府州最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了。难道党项人不知道?

西夏大军扑向府州,一路上势头凶猛,先把麟、府之间的重要军寨宁远寨攻破,宋军全军覆没,主将王世亶,王显阵亡。再进兵城下,把府州四面团团围住,强攻猛打,就是个硬拼。

这正中府州城的下怀。无论是从历史传统上,还是地形、军队的特性上,府州最喜欢的就是硬仗。先说地理,府州城倚山建城,牢固险峻,简直就是座庞大的鹰巢,东南方向有水门,外面就是一条天然大河,无论是取水,还是护城,都有先天优势。

再说传统。府州城其实是一处藩镇,从后晋、后汉时期就独占此地,自酬赋税,俨然一方君主。就算是后周时代威镇天下的世宗皇帝柴荣,都承认它的独立性,它和党项人的祖先李彝兴的地位等同,一个是“定难军节度使”,一个是“静难军节度使”。除了地盘有大小外,基本没有区别。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府州城的主管折氏,也是党项人。可此党项不同于彼党项,府州折氏是一个美丽且凶狠的传奇。

折,西北人读为she,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佘”,也就是佘赛花、佘太君的佘!杨家将里辈分最高,最受尊崇的老太君的原型就是府州折氏女孩儿。折氏一门代有名将,在宋、辽、夏,还有金的时代里共200余年一直活跃,在《宋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折氏据有府谷,与李彝兴之居夏州初无以异。太祖嘉其响化,许以世袭,虽不无世卿之嫌,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卷254、列传12。

这时的折家军难说是鼎盛时期了,只有6100人。但质量很惊喜,边境生活让人始终警醒,他们的战斗力与赵匡胤时期的禁军等同,半点都没有退化。

其中的代表,就是一位姓张的将军。

回望近4年的宋、夏战争,是是非非众说纷纭,能公认的至少有两个结论。第一,如果说韩琦是真正的主战的大臣,那么真正能打仗大臣就是……稍等,他过一会儿才会出场。可以透露的是,他也姓张。

第二,如果要选出最英勇善战的将军的话,无论是王珪、郭遵,或者是名扬千古的狄青,都会苦笑一下,自动向后退一步。西北战场上最强的将军姓张,名岊。就是府州城里折家军的男儿。

张岊,字子云,府州城土生土长的人。最初当上个牙将,用的招数有点扭曲,不是功劳,是花了点小钱。有了官职,就有了任务,张岊立即锋芒毕露。当时是天圣年间刘娥太后主政的时候,西夏方面有位高官叫阿遇,他的儿子不太乖,跑到宋朝这边来政治避难了。

阿遇大怒,发誓一定要抓回这个破孩子出气。用的办法更扭曲,他没向宋朝要人,而是把麟州附近的宋朝子民抢了一大批,带回党项。要人吗?拿我儿子来换。

宋朝答应了,可儿子放回去,子民却不归还。当时的安抚使大人很愤怒,派人过去交涉,这个人就是张岊。简单地说,张岊在那边吃饭、睡觉、打猎,像是把党项人的传统生活过了一遍,招待得很有特色。但吃饭时,阿遇是用刀给他当筷子,吃着吃着突然间张弓搭箭就要干掉他。

张岊理都没理,吃饱就睡。第二天打猎,草丛里跑出两只兔子。你要看看箭法吗?张岊连发两箭,射死两只兔子。无论是胆量,还是功夫,都让阿遇佩服。最后他领着被抢的子民安全返回,还带回了阿遇送给他的谢礼。

一大群的牛马驼羊。

张岊立了功,上面奖励升职,官位是来远砦的砦主。这就比较恶搞,来远砦当时是西夏占领的,有名无实,只不过是荣誉头衔罢了。张岊不这么想,他带了几个人就去上任,怎么看都是去找死。可结果居然是他“手杀伪首领,夺其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