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六十六天平后蜀(第4/11页)
伐蜀,再一次伐蜀!行军的路上,宋军数万将士心神激越,热血沸腾。这不光是钱财的问题,更是个荣誉,以及从此变富变强的象征!
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想起短短的三十九年前,那时中原大地的主人是后唐的庄宗皇帝李存勗。从李存勗最初的起步姿态和成果来看,他已经势不可当,马上就会席卷全国,统一天下。那时,在公元925年9月末10月初,他派出了自己的宗室亲王,魏王李继岌,以及大将郭崇韬去攻伐蜀国。
那是一个极度惊人,前无古人,也绝对后无来者的胜利。巅峰时期的世袭雇佣军团沙佗人竟然只用了不到三十天就越过了无数的蜀山天险,攻破了天府之国成都,迫使前蜀的后主王衍走出国门,白衣请降。
那么他们呢?现在的宋军会用多少时间?
全军主帅王全斌尽量不去想这个问题,但是极度的兴奋,甚至焦灼感的狂热同样在他的全身奔流。不为别的,创业,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这是在伟大的创业征途中,而创业,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大的享受!
首先,第一个目标……很遗憾,不是险峻崎岖的蜀道关隘,而是陕西境内的兴州(今陕西略阳)。没办法,后蜀就算丢了秦、凤、成、阶四州,它的最前沿阵地仍然远在后蜀本土之外。而在这里负责前敌守卫的,是后蜀国王孟昶除了王昭远之外的另一个亲信韩保正。他领兵数万率先出蜀,赶在王全斌之前抵达了兴元(今陕西汉中东)。
公元964年12月初,战争正式开始。王全斌率军冲出凤州,直奔兴州。兴州,是后蜀多年经营的军事重镇,不仅城高墙厚,兵甲充足,而且就连城外都因地势之险而修筑了一连串的兵寨据点,乾渠渡、万仞、燕子等等各寨都在史书中留下了名号。
但是后蜀军万万没有料到,就在开战当天,这些苦心经营的防线就像滚汤泼雪一样被宋军一一攻破,到当月的19日,后蜀重镇兴州就宣告陷落。旗开得胜,可王全斌不屑一顾,他眼里最大的战利品是在兴州所缴获的四十多万斛军粮,这给他的军队增添了巨大的补给。他一刻都没有停顿,杀奔后蜀下一个据点——兴元。
那里有后蜀军团最高的前敌主帅韩保正,一定要拿下它!
韩保正,这个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但却查不到任何光荣事迹的后蜀主帅之前所有的介绍,只有在孟昶的老母亲李太后的一席劝导儿子的话才能找到:“…吾见庄宗及尔父灭梁定蜀,当时主兵者,非功不授,故士卒畏服。今昭远乃汝左右给事之人,而保正又世禄之人,素不知兵,一但有警,此辈何所用之!”
但史称孟昶不听。
今日果然,面对王全斌如狼似虎似的狂飙疾进,韩保正坐拥数万精兵,躲在兴元城里不寒而栗,一点办法都拿不出来。而王全斌攻陷兴州之后,又毫不停留连续击破石圌、鱼关、白水军等二十余寨,兵锋直指兴元,让他再也无处可躲。这时,韩保正的勇气和惊人之举就都来了。
他竟然直接放弃了兴元城,领兵来到了城墙之外!
出了城的韩保正快速动动,可惜却不是去找宋军的主力对决,而是快速地带着人马赶到了更远一些的西县(今陕西勉县西老城)。神啊,救救他吧,直到这时,这支拥有数万人马的后蜀军团才弄明白,他们的主帅这么做只是为了暂时性地与王全斌拉开些距离。
或许这样,就能挽救一下他马上就会猝死的心脏吧。
王全斌已经没兴趣亲自对付他了,只是派出了先锋大将史延德一路疾追。史延德进兵神速,没等韩保正逃进西县,就迫使他在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阳平关)依山背城,结阵自保。
这仗已经不必打了,一位晚于宋朝而生的西方战神曾经说过——一群由狮子率领的绵羊,能打败一群被绵羊率领的狮子。就算这时的蜀军都是一个个嗜血如命强悍勇猛的狮子,在韩保正这样的官家公子哥麾下都会被活生生地憋死……史延德挥军疾进,没等主帅王全斌的主力到达,就向数十倍于已的蜀军发起进攻。
数万蜀兵全线崩溃,这一战直接把战场向西推进到了后蜀的国境之内。
王全斌抓住了韩保正,而且再次缴获军粮三十多万斛。这是个巨大的收获,宋军后方至关重要的粮道可以暂时不必考虑了,完全可以乘胜直追,鼓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