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第5/19页)
帝国双璧与战神谢幕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这一次领兵的不仅有大名鼎鼎的大将军卫青,还有新锐将军冠军侯霍去病。
在卫青这颗耀眼的军事天才发出光芒之后,汉朝另一位军事天才开始与之相呼应,他比卫青小,脾气比卫青火爆,当然战术也比卫青勇猛,他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的童年要比卫青幸运一些,卫青当年在郑季家吃不饱穿不暖,到霍去病这儿,他出生后没几年,卫子夫就进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霍去病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奴仆的后代成了高干子弟。
霍去病的童年和少年时代过得还不错,这时期卫家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先是在公元前130年,舅舅卫青官拜车骑将军,兵出上谷,直捣龙城,成为四路出塞军队中唯一获胜的军队,以功封为关内侯。然后就是对卫氏家族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年份,公元前128年。在这一年,先是霍去病的姨妈卫子夫生下皇子刘据,被封为皇后,然后是秋天舅舅卫青奉命率骑兵三万人从雁门出击,击败匈奴,并且在第二年率领所部从云中出击,横扫匈奴千军万马。这时的卫青已经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这时的霍去病正处在有梦的少年时期,舅舅卫青的成功对他无疑是一种榜样,也许正是这个时候,少年立下远大的志向,驰马北疆。
霍去病是历史上颇为“另类”的名将,古代打战讲究“孙吴兵法”,然而霍去病却对兵法无丝毫兴趣,打仗经常不按套路出牌,且几乎没有输过;很多名将都“爱兵如子”,而霍去病对那些为他卖命的士兵们极其冷漠。除此之外,与舅舅卫青相反,他并不是一个谦逊低调的人。
霍去病在十八岁那年第一次上阵杀敌,当时是公元前124年,卫青奉汉武帝之命对单于本部发动了两次袭击,第一次歼敌数千,第二次歼敌万余。就是在这第二次出击时,被武帝封为骠骑校尉的霍去病率领八百精锐骑兵远离汉军主力,孤军深入搜索猎物,并取得优秀的成绩:斩杀匈奴两千多人、生擒匈奴相国及多名匈奴的高级将领。一战成名,武帝大喜,封其为冠军侯,顾名思义,全国没人比他更厉害。
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二十岁的“新宠”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率领一万骑兵去扫荡河西。这是霍去病第一次独立指挥大兵团作战。他照样不按套路出牌,如风卷云残般横扫匈奴,斩杀八千多人,折兰王和卢胡王被斩、浑邪王子和相国都尉等官员被擒、匈奴神圣的祭天金人也被缴获。同年夏天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卷土重来。本来两人约好夹击敌军,然而公孙敖似乎不太适应大漠,头一次打匈奴损兵七千,这一次打匈奴居然在进军途中迷失了方向。于是艺高人胆大的霍去病独自率军穿越大漠千余里,从侧背面对河西匈奴的浑邪王及休屠王军团发动了突袭,斩获三万二,俘虏匈奴王母、单于阏氏(单于的王后)、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一百二十多人,接受匈奴单恒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投降者两千五百人。
这次荡平河西,使汉武帝更加看重霍去病,此时他的地位与舅舅卫青不相上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也就是与匈奴的大决战。
汉武帝征调了大量兵士,令卫青、霍去病各领骑兵五万人、步兵十万人及马十四万匹,分道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部队。卫青率西路汉军出定襄,渡过沙漠千余里,与匈奴单于交战。卫青迅速以战车“自环为营”,并指挥五千精锐骑兵向匈奴阵地冲杀,先发制人。匈奴亦派一万骑兵向汉军猛攻。双方激战终日,飞沙走石扑面而来,两军阵容都分不清,仍互相拼杀搏斗。最后,卫青派出两支轻骑兵,分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单于,单于遂败退,率领数百亲骑突围逃走,汉军则追至窴颜山赵信城。霍去病也率东路汉军出代郡塞外两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汉骑兵冲杀勇猛,连续作战,彻底打败了匈奴东部兵,捕俘匈奴酋长八十三人,斩获七万余人。左贤王率残部溃逃,霍去病猛追不舍,直至狼居胥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此即后来辛弃疾所说之“封狼居胥”也。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