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裂 痕(第3/8页)

15

在这几次会面中,还有两件事杨秀清也推翻了洪秀全的决定,这看似无关紧要,但都触及太平天国信仰礼仪的核心。一是要洪秀全放松对太平天国信徒“探家”的严格限制,这些女信众“为国舍家,因公忘私”,如此“一心敬奉”应获奖励,让她们每二三十天或每个安息日“探家”一次,好照看小孩,孝敬公婆,侍奉丈夫16。至于礼仪华饰一节也应作改变,譬如天王急于铲除“邪魔”,乃将龙归类其中,但是龙乃是帝王威仪荣耀之象征,应与“邪魔”加以区分。杨秀清表示,龙宫、龙船、龙袍都值得敬拜,不应与害人作孽的东海蛇妖及其属下妖怪相混淆17

这种有关礼仪的讨论——或说冲突——要回溯到紫荆山“拜上帝教”形成期间,甚至可溯及1837年洪秀全的异梦。因为天父皇上帝在梦中身穿黑色龙袍,太平天国的书刊皆如此刊载,甚至信徒梦中的天父形象也是如此18。1849年,洪秀全最忠诚的追随者得到允诺,他们若坚持不懈,取得胜利的话,总有一天也会身穿龙袍,腰别角带;而他们若是行恶,就会死于非命19。在1850年,洪秀全避居乡间的地方就被称为“金龙殿”,太平军的主要将领(包括杨秀清)都去过那里20。洪秀全对杨秀清辩称,兄长耶稣早在紫荆山就曾下凡说“龙是妖”,不过,“金龙殿之龙是大宝也,非妖也”,洪秀全取其前者,而略后者21

太平军北伐(1853—1855)

1853年夏天,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洪秀全出兵北伐,欲攻下北京,一举灭清。到了10月,约有三万太平军兵临天津外缘,离北京已不足百里。太平军在此遭遇官军,渐次南退,诸镇相继失守,最后退到大运河边的连镇。太平军在此被官军困了八个月,于1855年3月被歼灭。此处所见之图可能系天津商人为答谢官军,特请匠人绘成十幅图,上呈官军统帅僧格林沁。此处收录四幅。(原件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图一、图二可见官军火攻太平军,驱而赶之。

第三图为官军将太平军围在连镇,四周有土墙炮阵。

第四图中可见林凤翔跪在僧格林沁面前,车马辎重皆落入官军手中,林凤翔旋遭斩首。

有一份太平天国的内部文件(该文件并未向所有的太平天国将士散发,但是洪秀全和杨秀清应该知道)引用了1848年秋耶稣在平南山的话,原文如下:

“洪秀全胞弟,星宿说及龙妖,尔还不觉乎?海龙就是妖魔头,凡间所说阎罗妖正是他,东海龙妖也是他,总是他变身,缠捉凡间人灵魂。尔当前升高天,同天兵天将逐这个四方头红眼睛妖魔头,就是他。尔今就忘记乎?”天王曰:“徼天见说明,小弟几不觉矣。”22

洪秀全按杨秀清所欲的思路解释这段经文——他随即温言表示“今而后,天国天朝所刻之龙尽是宝贝金龙,不用金眼”——其实,洪秀全在有关肖像、肖像解释及其与偶像崇拜的关系等问题的长期争论中作了让步。

如果洪秀全要保持他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至高地位,就不得置疑他那次天堂之旅。杨秀清或可代传上帝旨意,但洪秀全可是亲眼见过上帝,和上帝说过话,记住上帝胡须和衣服的颜色,他还见过耶稣,同耶稣说过话。因此,当他读到一长段经文,大力宣扬基督教的信念,但却否认上帝有形的说法,洪秀全便仔细改过,然后才把它当作太平天国的圣书散发出去。他对《圣经》作了增删,删去“上帝无形、不可见”的说法,却加上“只有升天的人才有见上帝”。洪秀全还删了一大段话:“上帝无形、无声、无味;通过凡身,我们看不到他的形体,听不到他的声音,感知不到他的存在。”洪秀全用譬如“上帝能知屋子漏水”之类的通俗比喻来代替,用意在把他见过的上帝人格化。这些文字经过删增之后,成了太平天国的圣书,在1854年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