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母子君臣 第八五章(第3/14页)

“回皇太后、皇上的话,勤王之师,仓卒成军,一上了战场,不免胆怯。”他先为所部不战而溃辩解一句,接着说道:“臣与端王、庄王商议,都说义和团还可以一用,臣不才,愿意率领义师,亲效前驱!”

“能够你去挡一阵,再好不过。”慈禧太后是病急乱投医的口气:“既然定规了,你要早早出发才好!”

“是!”李秉衡答说:“臣明天就带队出发。”

“好,好!”慈禧太后向户部尚书王文韶大声说道:“户部先拨五万银子,作为两个月的恩饷!”

王文韶不大听得明白,不过碰头总没有错,伏倒磕个响头,答一声:“是!”

“谢皇太后的赏!”李秉衡谢了恩又说:“臣还要求皇太后赏一样东西。”

“你要什么?”

“臣想请皇太后赐宝剑一把,以为镇阵之用!”

“镇阵?”慈禧太后问:“还要摆阵法?”

“是!”

“那好!给你一把宝剑好了。”

宫中的好剑多得很,慈禧太后退朝以后,就叫人摘下一把乾隆年间所造的龙泉剑,颁赐李秉衡。他倒也言而有信,果然在第二天便带领三千人出师。

事先仿照“登坛拜将”的说法,将领头的、原住在庄亲王府的义和团大师兄,请上高台,端然正坐,李秉衡朝服朝冠,行了一跪三叩的大礼。看热闹的人,诧为奇观,知礼的说是亵渎朝廷的体制,但有人为李秉衡辩护,说他拜的不是大师兄,而是大师兄手中抱着的那把御赐的龙泉宝剑,不算失礼。

除了宝剑以外,还有镇阵的法物,一面黑色长幡,名为“引魂幡”;一面绣着风云雷火的大旗,名为“混天旗”;一把长柄红色大羽扇,名为“雷火扇”;一对形状不一的银瓶,名为“阴阳瓶”;一个极大的铜制连环,一套九个,名为“九连环”;一把形似如意的雪亮铜钩,名为“如意钩”;再有一把上画火焰、岳庙中小鬼所持的木牌,名为“火牌”。连同龙泉剑,共称为“八宝”。

李秉衡带领“八宝”镇阵的三千义和团,一出京城,就溜走了好几百人。京中慈禧太后以及徐桐、载勋等人,还在盼望捷报,那知传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

七月十四,蔡村失守,宋庆退到通州的于家圩,十五,勤王之师张春发、夏辛酉所部,在河西务大败,死者十之四五,潞河为之不流。还有陈泽霖的一支勤王新军,本跟李秉衡在河西务附近,一听炮声,哗然大溃,李秉衡也就只好退到通州了。

到此地步,除了徐桐与他的高足启秀,还相信有天兵天将下凡助战的奇迹出现以外,其余没有任何人再存着能够击退联军的希望。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当然,军机大臣不能只为个人之计,还得顾到慈禧太后与皇帝。

“总得替两宫预先筹一条退路才好!”赵舒翘向刚毅说:

“我看仍旧只有到热河。”

“这件事很麻烦。宫里多少人,多少辎重,得要预备多少辆车?”

“不要紧!”赵舒翘答说:“陈筱石预备得有二百辆在那里。”

“都让乱军抓去了!”刚毅大摇其头:“我看不行。而且,陈筱石已经交卸了。”

“虽已交卸,人还在顺天府衙门。到此局面,还分什么彼此,只有拿这个差使硬套在他头上。”

“好吧!你试试看!”

陈夔龙是何等角色?赵舒翘那一套搬不动他。而王培佑庸懦无能,不独抓不到车,连陈夔龙原来移交下来的八十辆都让武卫军硬借走了。同时,荣禄怕慈禧太后一走,外则影响民心,内则有载漪窃号篡位之虞,所以对此事根本不起劲。

赵舒翘白忙了一阵,看看不会有结果,也就落得省事了。

军事是决没有转败为胜的可能了!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及时用和议将联军挡住在京城外面,这点希望又完全寄托在李鸿章身上。当德皇宣布以老将瓦德西为联军统帅的同一天,朝廷降旨,特授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即日电商各国外交部,先行停战。而逗留在上海的李鸿章,却以体弱致疾为由,电请赏假二十日作为答复。

于是色厉内荏的载漪,又要杀大臣立威了!他的折子虽一参十五人,但自问能动得了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内阁学士联元,以守旧派而因他的女婿——当年“翰林四谏”之一,因学政任满回京,纳江山船妓为妾而自劾的宝廷的长子,寿富的影响,一变而为新党,以致为载漪所厌恶。五月间连叫三次“大起”,廷议和战时,载漪就要杀他,但因他是庄王府的“包衣”出身,载勋不能不救。这一次可就不管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