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崇祯皇帝与史可法(第2/9页)

三天之后,宵禁解除了,北京城的居民们喜气洋洋地传播着吴三桂将军大胜的消息。冒辟疆也面露喜色,他拟好了议论监军之事的奏章,他视为平生得意之作。

大清早,冒辟疆便起床,穿戴齐整,洗漱完毕。经店小二的热心指点,他出门拐了三个弯,便远远望见午门前车水马龙、官轿拥挤,正是百官上早朝之时,人头攒动,官服闪闪发光。

他混杂在几乘花轿后进了御史台,站在一株虬龙老松下静待时机,眼见众官参议正纷纷离去,便托着奏章迈步上堂,往下一跪,将奏章高高举起。左右侍从便有人上前询问有何事。堂上坐着两位御史大人,问明堂下跪奏之人不过是个小小生员,大怒,喝令退出。冒辟疆被推出门来,长叹一声。眼见御史台是进不去,那他又去找谁呢?他忧心如焚,将奏章狠狠扔在地上,凄凉徘徊了许久。

他泪流满面,顺着来路悲伤而去。忽然一匹快马拦住去路,马上一名锦衣卫大声问道:

“公子留步,御史大人要见你。”冒辟疆大喜,便跟他往回走,他并不希望御史台能给他帮助,只是想乘机探听到许真许大人的寓宅。这时,前面一乘官轿停下来,轿帘开处钻出一位官员。

官员道:“这位生员,我见你扔在地上的文章很不错,特来追赶,今问一句,你是不是冒起宗的儿子?”

“家父正是冒起宗。”

“贤侄,我已知你来意,但这是非御史台能够相助之事。

你可去找许真许吏部,他跟你父亲交情不薄,也许能有所作为。他家在朝阳门左边,门前有对绿色狮子很特别,一眼就看得出来。拿去吧,你的奏章。”

“谢御史大人。”

官轿又缓缓而去,后面跟着许多仆役。他拉住最后一位问道:“方才这位御史大人是谁呀?”仆役得意地说:“盛永,盛大人。”

许吏部门前那对绿色石狮子果然很特别,不仅形神兼备,而且温驯可爱。冒辟疆看见两个波斯人正在石狮上摸来摸去,频频挑着拇指,不禁会心一笑。两个胡人见他一笑,微红着脸慌忙走开了。

他在门环上叩了三叩,一位管家开了门,吩咐他在前厅等着。许真听说冒辟疆求见,便叫管家领他到书房中来。

冒辟疆在书藉的陈香中见到了许真。这位吏部大人身着便袍迎住他道:“哈哈,三十年弹指如云烟,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才会走路呢!”

冒辟疆行了大礼,许真叫他免礼之后就在下首坐下。许真叹道:“自从你爹入狱以来,我无日不为其焦虑并设法营救。

前日衡阳飞骑来书,告之你爹尚在人间,许真方得稍怡。但要火速取他出狱官复原职,却只有范丞相努力游说,也许还有望。你知道你爹是被谁陷害的?”

“小侄不知。”

“乃是东阁大学士魏演所为,这人是块硬骨头,老虎啃起来都喊牙痛。”

“小侄此来,拼死也要面圣请罪,纵使身首两地,也要还爹一个清白。”

许真叹息道:“难得贤侄一片孝心,你看看这条幡。”他有心转移话道,“是你爹的手笔。”

冒辟疆见那条幅写的是一句诗:“花闻哭声死,水见别容新。”便道:“好象是孟东野的句子,爹向来喜爱读孟东野。”

“正是孟东野的诗句。‘花闻哭声死’乃伤春之词。‘水见别容新’却是哀叹光阴之词,我辈老朽深知其中真味啊!并非水真的新了,乃是别客之老啊!”

正叹息间,管家飞速跑来报告:“范丞相来访。”许真道:“来得正好。”乃牵了冒辟疆的手到客厅里介绍给范丞相。

范丞相哈哈大笑道:“贤侄来得正是时候,刚从圣殿下来,皇上已恩准你爹官复原职了。”

冒辟疆、许真都欣喜若狂。一片乌云终于从天空消失,怎能不令人兴奋呢。

许真道:“全仗范丞相不忘旧情,在圣上面前美言再三,才有今日。”

“非也,非也。此乃张献忠的功劳。”

“何言反贼有功?”

范丞相正色道:“献贼已破了襄樊重镇。要是当初按冒起宗的策略防范,则不会有今日之祸。国家危难,皇上多有悔过之心,已火速差人到衡阳传旨去了。”

冒辟疆先谢了圣上龙恩,然后问道:“国事不振,各处贼情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