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5/8页)

“行!”于立言问:“你打算甚么时候走?”

“越快越好。”

“后天倒是有一班船,不知道有空舱位没有?”

“没有关系。”吴少霖立即接口,“那怕跟水手挤一挤呢?货船这么大,莫非打个地铺的地方都没?”

于立言原想安排他坐下一班船,听他这一说,无话可答;沉吟了好一会问道:“你要快不会坐火车?”

“立言兄,我实在有不得已的原故——。”

“那也不致于这么急啊!”于立言抢着开口。

吴少霖心想,不说实话,便不是以诚待人;于立言当然亦不会替他设法。考虑了一下,决定话说一半。

“实不相瞒,我是替人送一封信到关外;这封信很要紧,坐火车、坐客轮,都不安全,所以想搭货轮。”

于立言很注意地听完,随即发问:“是替谁送信?‘大树?’”

吴少霖不知道“大树”二字,意何所指?只摇着手说。“对不起!对不起!立言兄,我话只能说到这里。”

“好吧!我也不必问了。北方后天晚上有一班船开营口;后天咱们在天津一块儿吃饭,吃完了,我送你上船。”

“好极,好极!承情之至。”吴少霖站起身来拱拱手说:“我不打搅了,准定后天下午在天津见。”

接着,吴少霖转往议院去办理请假手续;秘书处管人事的课员姓朱,素有才子之称,吴少霖触机想起,有件事正好请教。

“老朱,我想跟你讨教,甚么叫‘大树’?”

朱课员一愣,随后问说:“是‘大树将军’不是?”

“没有将军这两个字,不过是指人,不错。”

“那就对了。‘大树’指姓冯。”朱课员将后汉书上,冯异谦退不伐,诸将论功时。常是一个人坐在树下,不顾争论;军中称之为“大树将军”的典故,告诉了他。

吴少霖心里在想,这“大树”莫非指陆军检阅使兼十一师师长冯玉祥?如果真的是他,就更值得玩味了。于立言何以为猜测他是冯玉祥的使者,当然是为冯玉祥可能与奉军有联络。

细细想去,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冯玉样在南苑办了一个教导团,常请卸任的教育总长黄郛去演讲,关系极其亲密,而黄郛是国民党,与陈英士及革命军的领导人,新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蒋校长,是生死与共的异姓手足,孙、段、张既已结成以打倒直系为共同目标的三角联盟,那末,由于黄郛的策动,促成冯玉祥与奉军的联络,亦是情理中事。

※※※

应约到了天津,吴少霖自王承斌手中,接到一个极大的信封;然后由于立言陪着吃了晚饭,上了北方航业公司的北京号货轮。船长叫赵静安,经于立言介绍后,招待得很周到;将船上四间客房中最好的一间,分配给他。

半夜船开,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赵静安派人来请他去吃早餐;餐室中另有一客,年逾六十,打扮得极其朴素,开出口来,是合肥土话,不容易听得懂。原来此人就是段永彬。

“幸会、幸会!立言兄跟我谈过段老太爷——。”

“不!吴先生,你这个称呼万不敢当。”

“应该的。”吴少霖说:“段总理国之大老;你老是段总理的氏亲,我们做晚辈的,当然应该尊称你为段老太爷。”

由于吴少霖的嘴很甜,段永彬对他深具好感,旅途无事,整日倾谈。段永彬是个很老实的生意人,有甚么说甚么;而况吴少霖并不讳言,此行是去看杨守霆,彼此目的相同,那就不但同舟,而且也是同志,谈话就更少顾忌。

“段老太爷,你看奉直双方,打不打得起来?”吴少霖故意这样问说。

“非打不可。”

“如果打起来,你老看那方面的胜算比较大?”

“这很难说。论势力是真系大,不过,是不是都肯替曹三爷卖命。愿意不愿意都听吴子玉的指挥,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你老说得是。”吴少霖趁机打听冯玉祥,“听说冯焕章跟吴子玉不和?”

“这还在其次。”段永彬想了一下说。“曹三爷有个李六在身边;我看比慈禧太后宠皮硝李更坏事。”

“皮硝李”是李莲英的外号;李六便是李彦青。将此二李相提并论,吴少霖觉得很有趣;即问道:“李六在曹三爷身边,怎么会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