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通州和谈(一)(第2/3页)

文祥惊觉,讪讪坐下,“酒后失言酒后失言,勿怪勿怪,自罚一杯。”曹毓瑛挥了挥扇子,给自己倒了一杯,又给文祥倒了一杯。

“恭王也想必不知道内里吧。”曹毓瑛和文祥碰了个杯,伴着花前月下,说起了极为肃杀的政事,“肃顺得了消息,极为震怒,我老曹在军机处的直房里都听到他摔杯子的声音,气冲冲地到勤政殿递牌子,还在勤政殿前头扇了杨庆喜一个大嘴巴子,杨庆喜被肃顺嘴里的魏忠贤吓得不敢站起来,可皇后出来,没说了几句话,原本气焰极为嚣张的肃顺便是偃旗息鼓,黯然失色地回到了户部的直房杜门不出。”曹毓瑛饮了杯中酒,摇头晃脑,“那天可惜没亲眼见,据御前的小太监说,两人隔着丹陛遥遥对视,轻描淡写之间,皇后便是大获全胜。和今个是完全不同?”

恭亲王微微动容,“这确实是皇后厉害了。”思索了一番,“为何皇上不见身影?”

“下官也是想了一番。”文祥继续说道,桌上的佳肴已经全部凉了,可三人还是径自谈话,京城顶级大厨静心烹饪的美食全然没被放在三人眼里,“揣摩了一番,倒极有可能是皇后劝了皇上,皇上性子绵和,不忍和肃顺说话,故叫皇后挡了驾,由此可见。”曹毓瑛摇摇头,“这人确实是圣眷优渥啊。”

“你这厮。”文祥指了指曹毓瑛,“按照琢如你的意思,咱们就等着看人家春风得意,指挥我等臂如奴仆?”文祥偷偷瞧了一眼恭亲王,“六王可是皇上的亲兄弟,就算圣宠,怎么样也轮不到他肃顺这个外系的宗室!”

“子山你也忒急了些。”曹毓瑛失笑,“谁都没有永远的圣眷,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多少年了,这走马灯似的粉墨登场,你我还没看够?谁都有塌台的时候儿!”曹毓瑛挥着扇子,倒似有些诸葛孔明风流倜傥指点天下挥斥方遒的架势,“依我看,肃顺必败!且就在这几年!”

文祥悚然而惊,原本是持着天家气派,不多说话,面上也是平淡如水的恭亲王也来了兴致,两人直直的看着曹毓瑛,曹毓瑛也不卖关子,“自古天子内外有隔,这就是为什么在前明有太监任内相批红的故事,肃顺纵使是任了内务府大臣,又是宗室,本质来讲,亦属外臣,如今他得罪了养心殿大总管,皇上还在潜邸时候儿就用的最惯的老人杨庆喜,这皇上身边的太监肃顺是得罪死了,要知道太监五体不全,最忌讳别人看不起他。”

“还有这中宫,听闻皇后还是懿贵妃的时候儿,刚刚诞下大阿哥,皇上垂问于肃顺,有关立后之事,肃顺说了那个预言,打消了皇上的想法,虽然日后皇后还是当了皇后,就算皇后再大度,今个听到肃顺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干涉朝政,还有妇人之言,谁还能不怀恨在心?皇后毕竟是女子,心胸开阔也有个限度!”

曹毓瑛给恭亲王和文祥分别倒了杯酒,“此外,肃顺向来是最看不起朝中的同僚,日常不顺眼便是责骂,看看,挤走了多少个户部的尚书?翁心存也被迫引咎下野,更别说朱凤标了,在朝中孤立无援,就靠着端华载垣那两个酒囊饭袋,能成什么事儿?到时候死到临头,怕是连个通风报信的人儿都找不出半个!”

“如此说来,我的心倒是定了不少,如今国势艰难,洋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可这肃顺还是撺掇着皇上北狩,中国虽大,终有尽头。”文祥摇摇头,一脸无奈,“当年宋室南迁,苟延残喘了百多年,却也是总将难免崖山覆灭,论起来,到底是还是崇祯硬气,天子守国门,死社稷。可见正如皇后所说,逃避乃是图一时之欢罢了。”

“幸好如今恭王复出视事。”曹毓瑛眼中闪着光芒,“刚好可以和肃顺对上几阵。”

“你的意思,也要让本王拉起声势吗?”恭亲王转了转手上的红缠白丝玛瑙扳指,若有所思的问道。

“自然,肃顺如今天怒人怨,王爷也无需硬抗,摆明了态度,车对车马对马摆开阵势就行,如此一番,自然有看他不惯的人会聚集在王爷麾下,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逆转也!”曹毓瑛继续说道,“再者联络内廷,外抚群臣,自然就无所不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