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5/8页)
德军第九十步兵师匆匆赶至海边展开部署进入战斗位置,准备迎击登陆敌军,但此时魔术帮早已逃之夭夭。赶来助战的德军轰炸机往烟雾弥漫的海上乱扔了一批炸弹,但烟雾散去后进犯的敌军竟然全不见了!直到天亮,德军飞行员在海面上发现那三艘驳船,才明白他们上了英军的当。
在曙光中,返航回家的魔术帮成员彼此握手、互拍肩膀,一想到德军此时的感觉就禁不住兴奋起来。最为欢欣雀跃的人是希尔,他一遍遍讲着自己英勇作战的过程,仿佛昨夜的事迹已成为他一生中最传奇的事件。“真想看看他们现在脸上的表情,”他大声说道,“他们一定不知道自己被谁攻击了。哈哈,料他们搔破脑袋也想不到神出鬼没的我们。”
马斯基林也感到高兴,但他克制住情绪。希尔的样子令他莞尔。在返航途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驾驶舱里听着零星从前线传回的有关“捷足行动”的消息。魔术帮的攻击只是一个小戏法、一道开胃小菜,“捷足行动”才是主菜,是最后的那个伟大幻术。不过此刻他心中洋溢着喜悦,感到一股成功的暖意,若非有成熟稳重的个性克制,他早已雀跃地跳起舞来。
其他人的反应也可想而知。福勒站在船首,定定地凝视着前方的海面。他总算参加了一场战争。在敌军朝他们射来的炮火中,他一点也没有畏缩。他让浪花不断打在脸上,如此才没人知道他脸上那些水珠是因快乐而流下的泪水。
“我们办到了,上帝啊!”格雷厄姆说。这次任务的巨大成功让他在喜悦中丧失了正常的语言能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们办到了,你相信吗?”
罗布森坐在后甲板,默默看着远方沙漠上空因大炮发射而闪出的亮光。不过,偶尔他还是会忍不住大笑起来。
汤森德几乎和希尔一样兴奋。他的反应完全和平常不同,仿佛得了某种热病,歇斯底里得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三艘快艇回到亚历山大港,所有“攻击人员”下船走上码头时,他们先彼此对视了几秒,然后在希尔的大叫声中,大家争先恐后围向马斯基林。马斯基林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被他们高高抬起。这时,他终于也和大家一样高声欢呼起来。
回到魔术山谷,他们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下来。尽管他们已成功执行了分内任务,但真正的战斗仍在沙漠中激烈进行。他们回到活动室,围在收音机旁耐心等待胜利的消息,因为那时才是真正值得大肆庆贺的时刻。
第一波从BBC新闻传出的消息是乐观的,但还无法断定英军的计策究竟获得多大成功。在首波奇袭造成的惊人效果退去后,德军的抵抗渐趋强硬,非洲坦克军团在好几处发动反击。尽管蒙哥马利宣称他对英军第一阶段的进展十分满意,但第十装甲师却无法在第一天晚上突破隆美尔的雷区,只得在天亮后撤到德军火炮射程之外的区域。
施登姆将军一直得不到足够的情报,无法决定该把防御部队调往何处,于是他决定天一亮就亲自到战场一看究竟。在巴奇丁上校的陪同下,他坐上吉普车离开指挥部,没想到却遇到致命的伏击。一支澳大利亚部队在近距离用机枪扫射他们,巴奇丁上校当即身亡。施登姆将军急忙站起身想离开吉普车,驾驶员伍尔夫下士却在此时急转弯,想冲出敌军的包围。施登姆将军被甩了出去,捂着胸口倒在沙地上,因心脏病发而殉职。
接下来的那一天,非洲坦克军团虽然没有了指挥官,但他们谨记隆美尔的日常教导,仍继续英勇地顽强抵抗。
此时,在希特勒急电催促下,陆军元帅隆美尔急忙动身赶回北非战场。
巴卡司少校在上午赶来魔术山谷,想听听魔术帮第一手的“攻击”过程详情,但反被马斯基林逼着讲“捷足行动”目前的战况。“毫无疑问,我们的确把德国佬打得措手不及,”巴卡司说,“但你还是祈祷吧。看来德国人还不知道我们的打算,他们的第二十一装甲师仍留在战线南段,这对我们来说可大大有利。不过,我们大部分扫雷车都报销了,不管蒙哥马利怎么说,只要隆美尔的主力部队在我们通过雷区前赶来,我们就只好马上打包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