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亲自增援(第2/3页)

不,他不能中苏军的圈套。但630高地失守的危险却是存在的,630高地一旦失守,上面想到的危险就随之出现,而即使一号岭仅仅部分失守,他也将被追究丢失阵地的责任。到了后来,他还不能不发觉,事实上630高地正成为今天苏军华军双方尤其是指挥官一决胜负的关键:630高地不失守,他也不向该高地和632高地地区增援,希连山之苏军或许就不敢贸然向164、342高地地区攻击;而一旦630高地有失守之虞,他不得不派1营或2营去增援3营,希连山之苏军就可能乘机而动,整个一号岭的防御则将岌岌可危!

岩洞外面的天色黑透之后,630高地的枪声稀落下来。经过一下午的疯狂进攻,苏军终于没有夺走这座高地,让彭焘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身体内部的某种生命节律提醒他,只要苏军天黑前拿不下630高地,天黑后就很难办到了。他们主动停止了进攻,说明他们已在一下午的攻击中耗尽了力气,只有在休息和补充之后才能继续发起攻击。他精疲力竭地在床边坐下,脑袋低垂,闭上眼睛,大半天来一直压迫着他的那种即将失败的预感突然变得不真实了。

他热泪盈眶地坐了一会儿,头脑渐渐从狂热和某种程度的迷乱中清醒过来。这时他听到了001号高地方向传来的断断续续的枪声。一号岭寸土未失。4团仍没能拿下001号高地。今天出现在他生命中的危机暂时结束了,朱永德生命中的危机却持续着。苏军在630高地下打了半天就耗尽了力气,不得不于天黑后停止了攻击,已经在希连山和001号高地之苏军的夹击中苦战了一天的4团当然也会在天黑后停下来歇一口气,要朱永德现在再做出惊人之举是不现实的。与朱永德相比,今天的胜利者仍是自己。这时他想到了5团3营。事实上,在他决定给予这个营一个排的增援之后,就基本上将它忘掉了。就守卫一号岭的大局而言,这个营和它所在的632高地地区并不是最重要的,由于缺少更多兵力增援,该地区已成了华军战场上的一步死棋,刘宗胜和他那个营今天凶多吉少。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号岭战场的最高指挥官,他只能更关心630高地这个关键所在。现在不同了,他可以也应该关心一下刘宗胜和他的那个营了。彭焘通过电话找到了631高地上的3营营长。后者报告说:从秃鹫岭之苏军向632、633高地展开反攻到现在,632高地地区的战斗一直十分激烈,5团3营仍在战斗,他们并没有丢掉已占领的两座高地!彭焘的心热起来:5团3营好样的!刘宗胜好样的!今天这个营楔子一样插进苏军的防御纵深,吸引了希连山和秃鹫岭方向苏军的大量兵力,屏障一样挡住了苏军可能直接向631高地正面发起的攻击,客观上也就保卫了一号岭华军主阵地!随着头脑越来越清醒,彭焘现在还能对持续了一下午的危机做出一番新的解释:希连山之苏军所以没对164、342高地地区发起反扑,或许就和刘宗胜在632高地地区的存在关系极大!一号岭大山梁是华军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632高地地区则是苏军希连山——秃鹫岭防御体系中最敏感的部位。一旦——现在他有了一种新眼光——华军从那个地区继续向苏军防御纵深推进,苏军希连山——秃鹫岭地区的整个防御体系就会被分割,并面临彻底崩溃的危险!今天发生在630、632高地地区的激烈战斗很可能还有另一种解释:苏军并不知道华军突入632高地地区的真正意图,他们仅仅是为了确保希连山——秃鹫岭的防御体系,而在该地区投入了大量兵力,试图重新夺回632、633高地并坚守住634高地。结论是惊人的:今天秃鹫岭之苏军对630高地的攻击并不是为了夺取一号岭,而仅仅是要牵制一号岭上的华军,不让作为指挥官的他下决心增援刘宗胜,以便实现自己重新夺回整个632高地地区的作战目的。下一个惊人的结论是:今天正是因为刘宗胜和5团3营在632高地地区的浴血苦战,苏军丢失一号岭后才不能放手大胆地对它展开反扑行动。是刘宗胜和5团3营保住了一号岭!宗胜,以便实现自己重新夺回整个632高地地区的作战目的。下一个惊人的结论是:今天正是因为刘宗胜和5团3营在632高地地区的浴血苦战,苏军丢失一号岭后才不能放手大胆地对它展开反扑行动。是刘宗胜和5团3营保住了一号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