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玄武”扬威(第3/4页)

此时,苏联第9集团军的许多步兵和炮兵部队尚未抵达下游,第2集团军第10军的3个步兵师仍在河岸后面重新进行部署。但是,苏军当中的高级指挥官却坚信,中国人要在沿河一线进行一次重大的进攻,至少要用一星期的时间来调集他们的炮兵和步兵。到那时,苏军也将完成对付他们的准备工作。苏联人仍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速度观念来思考问题。这不仅表明,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它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鄂毕河一线的中国人,而且表明,尽管证据充分,他们仍然认为决定性的战役不会在这里展开,而将在北面一线展开。

苏军作战思想的迂腐为华军的快速挺进再次大开绿灯。4月2日下午,林毓英即命令尚未站稳脚跟的第19装甲军于次日下午4时发起渡河攻势,企图再次以出其不意的战术夺取胜利。由于攻击时间紧迫,参谋人员几乎没有制定作战计划的时间。林毓英心生一计,从档案中取出战前在蒙古斡难河演习时的命令,只把日期稍加改动,即变成一份完美的跨越鄂毕河的作战计划。

渡河攻击战的发展,几乎和演习一佯准确无误。在中国飞机的不断攻击下,苏联炮兵已完全瘫痪。苏军沿鄂毕河一线的混凝土工事都被华军火炮击毁,机关枪手也在华军火力的压制下拾不起头来。尽管攻击地形十分开阔,于华军不利,但华军的损失却异常轻微。傍晚时分,华军已穿越苏军阵地达到相当的深度。

“部队夜间不许休息,继续向前进攻!”林毓英下达了严格的命令。华军将士一鼓作气,到夜里11点,已接近了苏军的主要防线。

苏军第2集团军没能在这里挡住华军,而它的失败暴露了已经深陷困境的第9集团军侧翼,这样一来,苏军在鄂毕河战役中已无可挽回的面临彻底失败的局面。

随着第9集团军的被包围,第2集团军也只能守住防线以南的一小部分地区,中国人闯进苏联腹地的道路已经打通。

“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挡住中国人的去路了。”巴甫洛夫向惊得目瞪口呆的铁木辛哥元帅报告道。

此时,位于基洛夫城郊外城堡的巴甫洛夫的指挥部便逐步变得越来越瘫痪无力了。“我们的防线已经被中国人突破,那里发生了临阵脱逃的事情……”巴甫洛夫的脸色苍白得可怕,话未说完便倒在椅子里啜泣起来。

参谋人员惊慌地围了上去,那场面像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围着一个快要死去的家庭成员,给人一种恐怖的印象。“将军,”一位参谋说话了,“这是战争,而战争总会带来这样的问题。”巴甫洛夫勉强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向铁木辛哥叙述了防线被突破的情况,接着又是一阵啜泣。其他在场的人都默默无言,不知所措。惊慌的情绪从巴甫洛夫的指挥部向其它的指挥部蔓延。此时铁木辛哥元帅的外表虽然表现得很镇静,实际上内心却十分恐惧。这位司令官已经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

“传我的命令!”铁木辛哥被第9集团军不顾一切地溃逃的行为惹火了,“指挥员要竭尽全力维持纪律,振奋士气,以便使他属下的士兵保持良好的秩序。必要时可以强令他们服从。命令政委制止沿路逃跑的士兵!”

指挥部里重新出现了一点生气,电话铃声、吆喝声、呼叫声、电传打字声乱成一片。

“铃……”那部巴甫洛夫专用的内部保密电话机响了起来,参谋长奥金涅茨上校冲上去拿起电话:“喂,是哪里?”他心想,这一定是东北战线有最新情况报告,他已经沉默好几天了。“什么?第2军区的参谋长?我说,你们属于国防部管辖,请不要越级汇报。”

奥金涅茨刚要放下电话,被一旁的巴甫洛夫制止了:“问他有什么事。”

混乱的指挥部里突然静了下来,只听话筒另一端传来第2军区参谋长焦急的声音:“中国人已到了谢罗夫,我们的军队正在一团混乱地撤退,大约有3万人的败兵已退到彼尔姆正北一带……”

指挥部被这一消息惊得呆若木鸡。巴甫洛夫一把夺过话筒:“给我查清楚,是谁下今撤退的。我要严加处治!”

“据撤退的士兵说,他们是奉列夫捷特政委的命令撤退的。”巴甫洛夫手一松,话筒滑落下去。他颓然坐到椅子上,心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