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风洞会议(第3/4页)

“看样子,这‘科学基金’也需要进行改革了。”杨朔铭说道。

“咱们国内的科学基金,秉承的是‘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考虑到申请项目过程中,有些新思想一开始不容易被评委们接受,我们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还设立了‘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这个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傅晶说道,“比如,国家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梅林的项目一开始评审没有通过,基金委按照非共识项目给予了一定支持,后来越做越好,听说他因此还找到了通古斯大爆炸的可能证据。”

“那就是说,除了对项目的资助,科学基金还应该非常重视对人的资助。”杨朔铭点头说道。

“我建议在科学基金内,除了‘非共识项目’,再设‘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也就是择优资助有共同目标的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和课题由科学家自己决定,让他们能有一个宽松环境,潜心研究。”巴玉藻建议道。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一定会在鼓励创新、培养人才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象这个激波风洞立项就曾历经波折。”王助插话说道,“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经费对关键思想的深化研究和验证越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杨朔铭听了大家的意见,认真地说道,“今天真是没白来一趟呢。”

“今天,在这世界最先进的激波风洞旁,我们经过了一次特殊的讨论,就我个人而言,收获很大。首先,我们学到了精神,王老先生和众位科学界同仁以及力学所新一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第二是领到了任务,怎么更好地支持创新工作,创造性地改善评价体系;第三是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今后要更好地支持创新,培养人才,进一步完善我们中国的科学基金体制。”杨朔铭看着大家,感慨道,“看样子,还是应该多下来走走看看,才能了解情况啊!”

听到杨朔铭这样说,曦雪知道,她很可能又要和他一道,成为“空中飞人”了。

曦雪转头望了望窗外,此时外面的天空碧蓝如洗,偶尔有数架飞机的身影远远的飞过。

西藏,雪域。

此时,一架飞机正快速的飞过,飞机的身上没有任何的标志,但如果是懂行的人看到它,就会一眼判定,这是一架英国飞机。

午后的明媚阳光下一种梦幻般的景色向坎贝尔飘来,仿佛一下子就把他余下的呼吸从肺里挤了出来。远远的,在视野的尽头,隐隐呈现出一溜绵延重叠的雪山峰峦,被冰雪装扮得银彩飞扬,雪峰仿佛飘浮在绵绵的云层之上。

飞机整整迂回绕飞了一个圆周,然后朝西面飞去,与地平线渐渐叠合在一起,那地面的色彩强烈刺眼,显得有些花里胡哨,仿佛是几个半疯半癫的印象派天才大师笔下斑斓的彩色画布。

此时,在这巨大的舞台之上,飞机“嗡嗡”沉闷地盘旋在一个深不可测的峡谷上方,对面是一堵陡峭得近乎垂直的白色悬崖,要是没有阳光照射在上面,还会误以为这悬崖就是天空的一部分。就象以前坎贝尔在印度看到过的那些层峦叠嶂的少女玉峰一般,闪耀着令人炫目的灿灿银光。

一般的事物不会轻易给他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有一回,有人带他到印度达吉岭附近的老虎岭去看埃非尔士峰(珠穆朗玛峰)的日出景观,他却发觉这世界最高峰确实让人失望。而此刻,飞机窗外的这一令人心悸的奇观却完全不同,它没有那种故作姿态的媚气,那傲然屹立的冰山雪峰中蕴藏着某种自然原始而神奇怪诞的东西,一种壮丽雄奇之中交织了苍莽与不协调的风格,令人感到难以接近。

他沉思着,一面查阅地图,推算距离,估计时间与航速。之后,他发觉他的助手尼尔也醒了过来。于是他拍了拍这个小伙子的胳膊。

这是他典型的个性特点,不管其他人怎么群情激奋,他也不太理睬他们大惊小怪的叫嚷;然而,在后来当他们向他征求意见时,他却以一个大学学监对待问题的态度,作出了不偏不倚而简明扼要的阐述。

他认为并且也这么说,他们有可能仍在印度的范围内;飞机已经向东飞行了几个小时,因飞得太高而看不清更多的东西,不过,可以隐约感到飞机很可能沿着某一列大概是东西向延伸的河谷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