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下金陵(五)(第2/3页)
韦泽本来也没想锱铢必纠,通过史密斯扩大自己在洋鬼子中的名声才是韦泽所需要的。当然,这名声绝对不能是“钱多、人傻”的名声。双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韦泽收下了包括损坏枪支在内的全部四千条枪,当然价钱上,损坏的枪支一支降到了二两。双方签订了包括刺刀、板簧、火药在内的各种配件合同。
“我从来没有见过您这样精明的将领!”史密斯让人把银子搬上了明轮船,然后对韦泽说道。
“我就姑且认为你是在赞扬我了。”韦泽笑道。
史密斯没有直接回答韦泽的话,他也笑道:“我期待着和您做更多生意。将军阁下,我认为或许会对十二磅炮有兴趣。”
韦泽点点头,“我当然有兴趣,不过我对火炮研究不多,这个买卖大家都要好好谈才行。”
“您可以派人和我一起去上海。”史密斯笑道。
“有机会的话,我会派人去的。”韦泽答道。
作为武器商人,史密斯当然知道正在打仗的韦泽不会派人去。至少他的部队里头与满清截然不同的发型,立刻就会被上海的清军看出来。与韦泽约定两个月左右再做一次买卖,史密斯坐着小船回到明轮船上。这船只立刻调头沿江而下,向上海去了。
“命令部队换装,新到手的洋枪给教导旅,其他燧发枪也赶紧给部队。”韦泽下达了命令。
“战士们能否来得及训练?”柯贡禹对此很是怀疑。第一师的本来就一千杆燧发枪,此次韦泽带领部队东进的时候,把第一师第二旅的这燧发枪都给带上了。加上新弄来的这批武器,韦泽全军可以人手一支燧发枪,可这训练就未必能跟得上。
韦泽答道:“那就轮换作战,一部分训练,一部分打仗。咱们兵力少,南京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南京有什么不好打的?咱们都已经占据了一段城墙。”柯贡禹对韦泽的想法很是不解。
韦泽很想对柯贡禹说实话,但是他却没办法说实话。更早之前韦泽其实已经开始反思,罗大纲突然就愿意位居韦泽之下后,韦泽就觉得事情不太对头。打破了一段城墙之后,韦泽兴奋了那么十几分钟,终于认识到自己干的过了。在国有企业混,原本这点道理对韦泽来说也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
从军事上看,破了这段城墙一来没有特别的实际用处,韦泽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图来看,这段城墙意义很有限。聚宝门乃是南京最大的城门,比韦泽旅行时候见过的北京城门都要大的多。而且聚宝门的构造是个瓮城,即便是破了一段城墙,也毫无意义。
从政治上讲,这段城墙对韦泽根本不是助力,而是负担。他破了一段城墙,别人自然会指责韦泽为何不能控制整个聚宝门?打了这么长的时间,韦泽已经明白自己的兵力并不足以解决南京。从政治斗争的角度上来看,若是韦泽走了狗屎运,真的误打误撞拿下南京,那就是功高震主的下场。洪秀全与杨秀清会怎么看待韦泽?而且太平天国众将都等着打南京立大功,他们又会怎么看待韦泽?
韦泽从武昌出发,沿长江势如破竹一路杀到南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此时他遇到些许阻力之后,返回头一想。才明白自己办了大错事。而与洋鬼子的买卖倒是不错,韦泽正好找个理由把部队撤下来。
诸将们也不敢违抗韦泽的命令,韦泽带领着部队开始由进攻转入防御。而清军也颇为给力,除了南京清军迅速堵上了聚宝门附近城墙上那个小口子之外,其他的清军得到了消息之后,也开始奋力向南京方向集结。
各种消息纷纷而来,韦泽正好有了充分的借口。到了2月14日,第一支前锋的主力部队抵达了南京。那是林凤祥与李开芳率领的八千余人的部队。他们带来了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一支江西清军试图进攻池州。
韦泽立刻把进攻南京的重任转交给林凤祥与李开芳。虽然这亡羊补牢的办法过于生硬,韦泽却也没了其他选择。他带领部队向西“驰援池州”。
坐船的时候顺风顺水,逆流而上是不可能的。韦泽只能带着部队走陆路,紧赶慢赶,先头部队终于在2月19日抵达池州。谣传总是有点风声的,真的有江西清军在池州附近出现。不过那不是专门进攻池州的清军,而是一小队被打散的清军。他们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就在池州附近逡巡。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进池州。韦泽的部队经过长途跋涉,此时已经累的够呛,骑兵队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总算是把这支两百多人的清军给歼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