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奥尔良少女创造“奇迹”(第2/3页)
英军和王太子都被突如其来的形势逆转弄得摸不着头脑,既恐慌,又惊喜。接下来的四次卢瓦尔河系列战役,各地志愿者成群结队前来投效王太子军队,以贞德旗号接连取得胜利,卢瓦尔河谷地区的沦陷城镇逐个克复,很多城镇则主动反正,开门迎接王师。
“亲爱的特鲁瓦的居民们,贞德以天堂国王的名义通知你们,他将前往兰斯和巴黎,请把你们的顺服与忠诚送给法兰西国王……”进军到兰斯前方的特鲁瓦时,这个当年签署条约令王太子受辱的地方紧闭城门,使法军的推进小有挫折。贞德7月4日给这个城镇写去一封充满宗教意味的劝服信,坚定了王太子进军的决心,第二天特鲁瓦归降。
1429年7月17日,盛大的加冕典礼在兰斯举行,王太子涂上圣油那刻,宗教强化了他的合法性,当仁不让成为法兰西共主,贞德手持小旗站立于国王身旁。黯淡已久的法兰西王冠再次绽放光辉,奥尔良少女出现前,王太子——查理七世的人生一直都被雾霾所笼罩。借助贞德崛起,他将成为中世纪后期法兰西最伟大的君主。
“勃艮第王子,以神选国王的名义真诚请求你,不要再给法兰西制造战争,为了维护耶稣国王的利益,从那些要塞和城镇撤走你的兵马吧,高贵的国王以他的荣誉保证,正准备与你共同缔造和平……”查理七世加冕那天,贞德再次写信给勃艮第公爵菲利普,谴责他没来参加国王的加冕礼。一个农村平民女孩,曾措辞狂妄地写信训斥英格兰国王,现在又写信教育西欧最有权势的诸侯勃艮第公爵,如果不是处在英法百年战争特殊的环境中,真是中世纪难以想象的逆天事件。
贞德认为自己的使命已完成,打算返乡过平民生活,但以阿朗松公爵为首的主战派贵族此刻已成为奥尔良少女的追随者,他们深知贞德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竞相讨好少女,赠送礼物和蜜语,劝她留下来共同奋战,直到驱逐英军。
加冕大典之后,贞德与国王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她力主趁势收复巴黎,查理七世始终犹豫不决,像是故意拖延时间,眼看就要错过最好的战机。实际上勃艮第公爵在加冕礼那天就派出密使前来接触,双方磋商了一个为时两周的停战协定,勃艮第的意图是想为英勃联军防守巴黎争取时间。
英格兰援兵抵达,贝德福德公爵很快部署完防御,他向查理七世发去狂傲的挑战书,羞辱他没资格当国王,只有自己侄子才是合法的英法两国君主。查理七世出于男人和国王的尊严同意进军巴黎,一些城镇迫于贞德的威名望风而降,但贝德福德不愧是军政老手,与法军形成对峙,稳住了前段日子连续五战败北的混乱局面。
贞德的表现仍然英勇,可查理七世始终与勃艮第公爵保持私下联络,8月28日再次签订一个为时更长的秘密停战协定,对围攻巴黎并不上心,9月8日才攻城一天,第二日阿朗松公爵和贞德就接到王令,要求撤军返回卢瓦尔河谷。
作为主战派精神领袖,贞德得知国王私下与敌人讲和,心情是痛苦的,却不敢违背王令,随同查理七世的宫廷从一个城镇到另一个城镇,度过八个月无战事的迁徙生活。第二年协定过期,英勃两军又发起进攻试图收复失地,她再度扮演四处救火的女英雄角色,查理七世仍然态度冷淡。
“圣女”完成使命,就快要被天国召回了。1430年3月30日,贞德前去支援香槟伯国的贡比涅,战斗中被勃艮第士兵击落马下成了俘虏,勃艮第公爵把她高价卖给英格兰人,她戴着脚镣手铐被押送到诺曼底的鲁昂受审。
英格兰人一直宣传贞德是“女巫”,不是什么上帝使者,试图破解这个撼动人心的神话。贝德福德公爵听闻抓到贞德欣喜若狂,让博福特主教牵头组建宗教法庭审理这位少女,为了显得“公正”,担当法官的教士只有博福特一人是英格兰人,其余皆由亲英的法兰西教士充任。关押期间,贞德备受折磨,一度险遭强奸,她其实到后来表示屈服,愿意穿上女装,但贝德福德绝不就此罢休,授意宗教法廷裁定她是鼓吹异端邪说的巫女,判处火刑,5月30日贞德在鲁昂就义。杀害贞德是贝德福德一生最大的污点,但站在那个时代审视他的角色和立场似乎不必过多苛责。